入世十周年:未来十年才是纺织业的黄金期
生意社12月9日讯 说起当年就贸易摩擦和美国人谈判时的情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记忆犹新,“不管什么事情,只有先把自己做强大了,外国人才会认认真真和你谈”。
正是伴随着贸易摩擦和自身的不断强大,中国纺织业走过了入世后的第一个十年。高勇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超出了预期,中国真正具有了纺织大国的地位。而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纺织由大变强的真正“黄金期”。
经济参考报:入世前,纺织业被认为可能是最大的赢家,纺织业这十年的发展是否达到了当初的预期?
高勇:入世十年来,纺织业的发展超出了预期。纺织工业是入世以后最先获利的行业,出口量和产业规模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在2000年只有8800亿元,去年超过47000亿元,今年将超过5万亿元。纺织服装出口额从2000年的500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2065亿美元。
加入WT O的时候,中国人均纤维消耗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很多,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当时中国纺织品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较低,现在占到世界加工量的1/2,出口量的1/3;当时以来料来样加工为主,现在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已经不足20%。从这些变化来看,现在中国真正具有了纺织大国的地位。
经济参考报:谈到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总是少不了贸易摩擦的话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各种技术和绿色壁垒,这对中国纺织业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高勇:纺织业是最早受到贸易保护限制的行业。现在纺织品贸易摩擦虽然年年有,数量也不少,但已经进入了正常应对的阶段。
经过2003年至2005年的中美、中欧贸易摩擦之后,事实上产生了两个成效,一是出口的增长速度没有被限制住,2005年中国纺织服装在美国的进口市场中只占15%的份额,到2010年已经占到41%,在欧盟也基本是这样的比例。二是政府、行业部门和企业都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如何利用国际贸易规则来做事,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另外,技术壁垒不一定真正是壁垒,这是双刃剑。从有利的方面来看,技术壁垒促进我们更快地达到国际标准,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实际上,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过渡的期间,我们本身也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则。
经济参考报:纺织业往往被看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是为什么入世时大家觉得纺织业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订单加剧向东南亚等国转移,这对于中国纺织业造成了怎样的冲击?
高勇:一般老百姓以为纺织和服装是一回事。实际上,真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有服装,而纺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工越来越少,基本上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订单转移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体现,其实是好现象,不用过度渲染。从转移的订单来看,主要是低档服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流向的主要是越南、孟加拉这些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出口总量相比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而且现在整个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依存度越来越小,内需市场的份额越来越高。2003年,纺织工业的出口依存度是34%,去年降到18.3%,产业已经逐渐转向以内需市场为主。所以,订单转移对出口市场和整个产业的威胁并不大。
经济参考报:很多人认为过去的十年是纺织行业黄金期,现在黄金期已经结束,接下来进入平缓发展的时期,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高勇:这十年来,纺织业平均增速超过15%,未来增速有可能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期的结束。过去十年是规模扩张的黄金期,今后十年才是真正的黄金期。中国纺织工业由大变强,在今后十年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一是从国际上的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 D P超过3000美元,纺织业会有量的大幅增长;当人均G D P达到5000至6000美元的时候,消费品工业会出现很大的涨幅,服装纺织品的消费会进入新的阶段,这是中国今后十年要走的道路。
二是中国纺织工业正在进行大的结构调整。一说到纺织,很多人都以为只是“穿衣盖被”,实际上纺织分为三大块,包括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其中,产业用纺织品所占的比重在日本和德国超过60%,在美国超过40%,而在中国今年刚刚达到20%,今后十年会这一块将有非常大的发展。
产业用纺织品分为16类,比如建造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水库大坝要用到的土工布,建筑用的膜材料,医用的人造皮肤、人造血管,甚至火箭的整流罩,这些都是“织”出来的。产业用纺织品大量采用的高新纤维已经被列入了新材料产业目录,这为纺织强国的实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