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地区首个丝被厂揭牌
27日上午10时,“阳新县王英镇蔡贤桑蚕产业专业合作社、阳新县王英镇蔡贤蚕丝被厂”揭牌仪式在王英镇蔡贤村举行。原黄石市人大副主任、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冯炳庭一行,以及副县长李朝强参加了该仪式。“这下子,蚕茧的价格再也不按他们(蚕茧收购商)说的算了。”看着刚做好不久的厂房,蔡贤村种桑养蚕户蔡庸华一脸欣喜。据蔡贤村村支书蔡召成介绍,该丝被加工厂在黄石地区是首个。
建桑园养蚕种
蔡贤村位于幕埠山脉脚下,有17个小组村民3100人。“2009年底,我们村年人均纯收入才1800元、年人均产粮300公斤,是典型的集库区、山区、老区于一体的贫困村。”回想起两年前村里的经济状况,蔡召成显得“无奈”。
想法决定出路。早在2008年,蔡贤村附近的5个村子就有农户养殖桑蚕,但基本上属于分散养殖,规模不大。于是,蔡贤村开始集中种植桑树、养殖桑蚕,并于当年春天引进优质桑树苗“农桑14号”11万株,到2010年春共引进“农桑14号”22万株。截止目前,全村共发展建设桑园基地面积1100亩。
桑园基地建成了,养蚕成不成问题呢?2008年秋,蔡贤村开始秋蚕试养。据蔡召成回忆,当年共有13户村民参与试养,养了9张蚕种(一张蚕种约有2.5万只蚕子),结果,每张蚕种平均出鲜茧43公斤。“2009年,我们村春秋两季养了63张蚕种,每张蚕种全年平均单产达45.5公斤。”说到这个,蔡召成似乎有着满腔的热情,“平均每张蚕种年产值有一千多元呢!”
成立合作社
随着桑园基地的面积逐渐扩大、蚕种的出茧率逐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据养蚕专业户朱菊介绍,她家里共5口人,老伴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平常自己一个人在家,仅能种点“口粮”。“一年只养三季蚕,加起来三四个月,能挣上五千多块钱。”养蚕已有4年多的朱菊说,“闲时还能干点农活儿。”现在,她家的两三亩荒地,早已种满了桑树。
规模上去了,农户的收益有保障了,那谁来替他们“跑腿”呢?2009年底,蔡贤村180户蚕农自发成立了桑蚕产业专业合作社,主要担负全村桑蚕产业有关桑园培育、家蚕养殖、生产资料的购进、产品(蚕茧)的销售加工,以及技术指导等一系列事务。
合作社运营两年后,养蚕户种养桑蚕出现的问题确实明显减少,但收益却一直“止步不前”。“我们的蚕茧由江浙一带的老板统一收购,但价格一般比市场价低一到两元钱。”桑蚕种养户蔡庸华“满肚子委屈”,“再好的蚕茧,价格高低都由他们说了算。”他说,前年春茧的收购价每斤16元,今年春蚕的收购价跌到了每斤12元。
今年8月份,投入50万元、吸收20多个工人,由村委会控股、村民入股的蔡贤丝被厂动工开建。蔡召成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规格为1斤的棉丝被需要10斤蚕茧,按1斤蚕茧12元算,10斤蚕茧的价格是120元,而用这10斤蚕茧加工成棉丝被的话,每床最高能卖到330元。”蔡召成介绍,一床棉丝被主要经过七个流程,即打棉、炼桶、漂洗、脱水、烘干、绗缝和包装。“除去机器折旧、电费、人工费、成品包装费,加工一床棉丝被能纯赚100多块。用蚕砂做成的蚕砂枕(蚕的排泄物),每个也能挣上三四十元。”
内销为主
据蔡召成介绍,目前生产的棉丝被、蚕砂枕主要销往黄石城区、大冶以及阳新等地,并借助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优势进行出售。“今年出的3万斤蚕茧已经卖了,只剩下1000多斤蚕茧,能加工100多床一斤的棉丝被。”蔡召成表示,明年的蚕茧将全部由丝被厂加工,到时蚕茧和棉丝被的收益加起来将达八九十万。“这比去年强多了,去年总收入仅20多万元。”蔡召成说。
对于蔡贤村目前的桑蚕种养模式,王英镇镇长蔡克金说,主要是以桑蚕产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市场为向导,以基地为载体,构筑“合作社+加工厂+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并坚持培育种桑大户、养蚕大户,以户带点,以示范点带动全村,同时坚持“产、供、加、销”同步推进,构建完整的桑蚕产业链,形成了桑蚕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加工(烘干)销售一体化的新格局。
针对相关的扶持政策,蔡克金表示,主要是在项目资金和惠农资金上予以倾斜,并提供相应额度的无息贷款。合作社成立之初,为保证农户的积极性,政府对蚕茧收购价的差价部分进行了补贴。“基本上保证每斤蚕茧能卖到13元。”蔡克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