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孕妇防辐射服:安全?有效?


http://www.texnet.com.cn  2012-01-17 14:21:29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生意社1月17日讯 孕妇防辐射服检测数据出炉

  中国纺织报社、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联合抽样检测

  近期,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防辐射门”事件,让众多国内知名防辐射服品牌深陷漩涡,究竟是行业间的“暗战”,还是商业炒作?争论的焦点无不围绕着穿着防辐射服是否有效这一核心问题。“求真相”、“要数据”成了公众和媒体最急迫的诉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GB/T 23463-2009防护服装微波辐射防护服》的起草人——施楣梧博士,凭借他多年对辐射的研究及精确测试,还公众一个清晰的事实真相。

  -指望防辐射服进行防护不现实

  为证实防辐射服究竟是否有效,各品牌的防辐射服的屏蔽功效又如何,2011年12月31日,施楣梧携团队在北京工业大学对市场上热销的十月妈咪、奇妮、优加等8个品牌的19件防辐射样衣进行检测,得出的结论是:防辐射服有一定的防辐射效果,但由于防辐射服不可能将人完全包裹起来,对于真正有较强电磁辐射的环境,指望防辐射服来进行防护不现实。

  据施楣梧介绍,此次检测采用QJ2809-1996《平面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测量》标准规定的法兰同轴传输线法,分别测试了锦纶镀银、金属纤维和金属镀层等三种材质,吊带、马甲、肚兜、上衣、裤子等款式的防辐射服,检测参照《GB/T 23463-2009防护服装微波辐射防护服》标准,测试频率分为低频频段30~1000MHz(兆赫)和高频频段1~18GHz(吉赫),用两套发射与接收系统分别测量防辐射服在这两个频段的防护效果,测试功率为20.00dBm(分贝毫伏)。

  在对防辐射样衣进行屏蔽效能测试时,检测人员在两个假人的头部、胸部和腹部放置了分别接收高频、低频两个频段电磁波的传感器。首先测量在低频频段和高频频段下的背底电磁场强度,然后测量假人穿着防辐射服后的电磁场强度,按GB/T 23463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服装的屏蔽效能。

  通过严谨的测试,公众和媒体最关心的测试数据新鲜出炉:采用金属纤维、化纤镀金属或织物镀金属制成的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对电磁场实施屏蔽,达到衰减电磁场强度的目的。防辐射服对人体遮蔽得越严密,防护效果则越好;对来自于正面辐照的电磁波,像马甲、吊带衫这样具有较大暴露结构的防辐射服,其直接遮蔽部位的电磁场仍得到一定程度的衰减。测量结果还表明,未加工的屏蔽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远高于由同种屏蔽材料做成的防辐射服,特别是覆盖面积小的防辐射服。例如,8号样衣的材料屏蔽效能为30dB(分贝)左右,而服装的屏蔽效能约为10~20dB(相当于电磁辐射的能量被衰减了90%~99%);18号和19号样衣的材料屏蔽效能为60dB左右,大褂款式的服装屏蔽效能约为6~20dB(相当于电磁辐射的能量被衰减了75%~99%)、基本密闭式屏蔽效能为20~40dB(相当于电磁辐射的能量被衰减了99%~99.99%)。由于电磁屏蔽材料通常对高频的屏蔽能力强于低频,所以无论是电磁屏蔽材料还是由此制成的防辐射服,高频屏蔽效能要大于低频屏蔽效能,且屏蔽效能数值越高,电磁屏蔽效果则越好。

  施楣梧说,由于不同频率下屏蔽层对电磁波多重反射的结果存在差异,所以使防辐射服在不同频率下的屏蔽效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峰值处高位时表示该频率下屏蔽效能高,防护效果好,反之亦然。另外,如果变动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屏蔽效能也会产生变化。

  关于假人与真人进行屏蔽测试是否有差别这一疑问,施楣梧解释说,采用假人测试时,由于制造假人的材料为电磁波透明材料,基本上不吸收电磁波,对于真人来说,电磁波进入人体,大部分消耗在表皮组织上,由于表皮组织是对电磁波相对不敏感的组织,所以不像心、脑等对电磁波较为敏感的器官那样容易引起疾病。

  与真人穿着防辐射服的状态相比,采用假人来测量防辐射服,由于忽略了皮肤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因此测得结果应更为保守。

  -普及科学知识是送给准妈妈的最好礼物

  施楣梧在总结检测结果时谈及了他的个人观点:电磁辐射防护服是为在较强电磁场环境中工作的职业人员(如导弹、雷达调试人员,通信基站维修人员等)研发的,不应由公众穿着。施楣梧说:“目前我们所处的电磁环境没有恶化到需要个体自己来防护的程度。据德国联邦辐射安全办公室对电磁环境测定的数据显示,以彩电为例,在30cm(厘米)处测得的磁场强度只有60v/m(伏特每米),远低于国际5000v/m2(伏特每平方米)的标准。”

  实际上,即使是全球最严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的核泄漏事故,真正因核辐射死亡的只有28人,加上其他伤害共死亡30人。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主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介绍:“事故后14年跟踪研究表明,除儿童时期受到照射之后出现甲状腺癌症增加外,没有观察到可归因于电离辐射的各种癌症发生率或死亡率的上升。人们主要关心的疾病之一——白血病的危险没有表现出增加的态势,也没有发现其他非恶性疾病与电离辐射有关的证据。但是事故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是广泛存在的,这主要是惧怕辐射,而不是由于实际受到的辐射剂量。”

  基于此,施楣梧认为普及科学知识才是送给准妈妈们最好的礼物。

  相关链接: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体系及暴露限值

  我国自1988年以来,先后由卫生部、国家环保局和电子部起草制定过6个有关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由卫生部制定颁布的电磁标准包括:GB 18555-2001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GB 16203-1996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 10437-19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19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9175-19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颁布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有GB 8702-1988电场辐射防护规定。此外针对环境防护还制定了HJ/T 10.3-1996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两个标准。

  电子部制定的电磁防护标准有GB 12638-1990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

  但是,由于各部委从各自的业务和学术观点出发,尚不能统一得出最终的标准稿,目前仍停留在“征求意见稿”的阶段。

  此外,电磁防护国军标有:GJB 7-1984微波辐射安全限值、GJB 475-1988微波辐射生活区安全限值、GJB 476生活区微波辐射测量方法、GJB 1001-1990作业区超短波辐射测量方法、GJB 1002-1990超短波作业区安全限值、GJB 2420-1995超短波辐射生活区安全限值及测量方法、GJB 3861-1999短波辐射暴露限值及测量方法。

  针对上述标准标龄偏长、内容混乱的问题,由总装备部牵头、对1984年以来制定的7个涉及电磁防护的国家军用标准进行归并统一,也考虑了“暴露”、“限值”概念及重新界定“暴露限值”的GJB 5313《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标准,在2004年出台了正式版本。

  最新制定的《GB/T 23463-2009防护服装微波辐射防护服》标准,规定按照GJB5313的暴露限值和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场强计算至少经过具备的电磁辐射防护服屏蔽效能。同样,公众是否需要穿着电磁屏蔽防护服,也只要根据该标准提出的对应频率下暴露限值及所处环境的实际电磁场强度,即可下结论。

  下图列出了国内典型电磁标准的暴露限值的对比情况。为了便于比较,均采用电场强度作为暴露限值的评价指标。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典型电磁标准的暴露限值均表现为在频率轴上“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走向,即对于约30MHz以下频率的电磁波,以及约10GHz以上的电磁波对人体的损伤较小,人体即使暴露在较高的电场强度下也可耐受;在约30MHz~10GHz的范围内成为最敏感的频段,各典型电磁标准均规定了相对较低的暴露限值,即在这个频率范围内,人体只能在较低的场强下方可耐受。

  孕妇防辐射服测试结果(8品牌,共19件样衣)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防辐射服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