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巨头掘金中国内需向下 本土服装品牌在狂欢
生意社1月31日讯 1月28日,湖北县级市潜江市的长街拥挤不堪,几百元的本土名牌商务休闲衣服正被抢购。
众多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的商务休闲地铺店聚集在长街上,覆盖了七匹狼、九牧王(601566,股吧)等知名品牌,也夹杂着无名品牌。
“潜江只是一个县级市,收入水平在全国中小城市中排名并不高,但我们的服装却很好卖,特别是在春节前期,存货不多。”其中一家店铺的店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自己所在店面的销售额每年至少几百万元,盈利能力不错。
这可能是本土品牌在中小城市一个生存缩影。国内服装市场上,国际品牌扎堆一、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及农村市场则被上述品牌占据,地位看去牢不可破。
大胆的代理制
在这一区域,本地“和尚”更会念经,尤其渠道体系。
代理制是它们的生存策略之一。一位行业分析师对本报说,一二线城市消费能力强,国内外品牌争相进驻,竞争激烈。而本土品牌则像个大批发商一样,通过省代、公司制等方式,将棋子重点落在一二线城市的次繁华地段或三四线城市。
国际品牌面对国内代理商,往往高高在上,会设置各类条条框框约束,合作不畅。但它们对代理商的态度更亲和。上述人士坦言,国际品牌没有真正发现国内代理商的价值。事实上,三四线城市居民对国际潮流了解较少,消费需求更多元,在服装色彩、修饰细节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国内代理商身处一线,能及时掌握信息。
相反,国内品牌更依赖代理商。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分析师王薇一份报告显示,七匹狼70%以上收入来自加盟渠道,而公司服务范围正逐步从代理商下沉到经销商,包括返点直接确认、授予授信额度;终端店铺的整改则涉及终端装修、店员服务、产品陈设、促销政策等。
上述黄姓员工也是加盟商代表。他曾参加过公司总部一次订货会。他说,每次订货会就是一次产品讨论会,哪些产品需改进,哪些需继续保持,对总部产品更新是一笔十分可观财富。此外,为提高代理商和经销商的信心,品牌企业会给予资金、店面陈列等支持。在这种合作关系下,品牌商借代理商人气、人脉、店面等资源进行品牌形象宣传和推广等,快速复制专卖店。同时,代理商承接下游管理后,品牌商可腾出手来整合中上游,完善产品线。
此外,三四线城市专卖店的布局还有成本优势。这些城市租金、人工等成本较低,且城市面积小,商圈相对集中,城市居民习惯在固定场所购物,这有助于培养顾客忠诚度。
全面开花的广告效应
销售网点布局背后,本土品牌软性宣传弹性空间更大。
上述分析人士说,定位高端的国际品牌和知名品牌对广告投放、活动场所、方式的要求更苛刻,对高端人士投放力度有限。反之,本土品牌则全面开花。
每年,央视都会在福建省内进行一次广告招标会,其中服装品牌企业是重点招标对象。因为,包括服装企业在内的许多福建企业,广告投放大都选择央视。
对区域运营,各类品牌企业会给予支持。闽南男装拓展专员常说的一句话是“区域广告高额支持,专卖货架100%返还”。这种政策下,区域广告投放形式更多样,平媒、电视媒体甚至城市户外广告牌,服装品牌投放占比一直较高。
不过,近两三年,光凭广告概念炒作的营销方式逐步弱化。因为,本土品牌逐步向国外大牌靠拢,部分公司将生产和物流等外包,开始专注于设计和营销。许多品牌已完成从“夹克专家”、“西裤专家”等单一产品过渡到多元化产品线。靠男装起家的不少品牌陆续开拓出女装、童装系列,还有品牌在设计感上的细分向更能吸引“90后”的个性服装上靠拢。
土壤
三四线及农村市场的消费力确实在逐步释放出来。以普通农村家庭为例,它的年收入较2005年约翻2番。各类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城市人均收入增幅已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更是创造了成长机会。过去10年,中小城市迎来新一轮发展,城市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都在提高,基础设施也在明显改善,加之社会保障体系走向健全,市场购买力会进一步释放。
“每年,我们店的增幅都在2位数。”黄姓员工说,以前,消费主力主要是私企业主和公务系统人士,如今普通老百姓也加入进来。
尤其是“80、90后”的年轻人。他们对品牌的热衷远高于父辈。本土品牌长达十多年的运营,已培养出它们的忠诚度。而许多国际品牌尚未进驻,且动辄千元以上的单价,隔离了他们的认知,促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本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