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入世十年聚焦:一座纺织名城的WTO历程


http://www.texnet.com.cn  2012-02-16 12:56:16  来源:中新社 收藏

  生意社2月16日讯 10年前的12月,常州“黑牡丹(600510,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审核。同月,中国正式加入WTO

  常州是中国的纺织名城。对WTO的期待非同寻常。

  “那时的黑牡丹,可谓是风头正劲。用我们老厂长的一句话形容,那就是黑牡丹织机动一天,就能开进一辆宝马。”黑牡丹集团的总裁戈亚芳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黑牡丹”牛仔布就已在海外市场上“扬名立万”,成为世界多家著名牛仔服装品牌选用的布料。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黑牡丹”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产能从入世前的年产2000万米,用了一年便扩张到了年产4000千万米。

  走过十年,黑牡丹的年织造产能却依然维持在了4千万米;纺织产品的出口份额却从当年95%降到了如今的50%;产业比重,纺织制造也从最初的百分之百降为50%。

  江苏常州这座江南小城,自古就是棉纺业的生产基地,明清时就有“境内机杼之声遍及村落”的描述。到了上世纪80年代,常州已是中国闻名的轻纺城(600790,股吧)。据常州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曹德法介绍,那时常州上规模的纺织企业多达二千余家,许多是全国知名的国有大企业,以家庭为单位的纺织作坊更是数不胜数。

  “2001年,WTO的大门向中国敞开,纺织业又被认为将是获益最多的行业。我们更是卯足了劲准备大发展。”2002年6月,“黑牡丹”股票在A股上市,同年底,黑牡丹牛仔布的年制造能力就达到4000万米,令业界侧目。“那一年可以说是黑牡丹迄今为止,日子最好过的一年。”戈亚芳说。

  来自常州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入世前三年,常州纺织品出口总额占到了常州整个出口额的四成。

  但好景不长,2003年的“非典”如一盆冷水浇在了中国的出口企业身上,出口受阻,加上如雨后春笋般涌入纺织行业的企业间的竞争,到了2004年末,“黑牡丹”发现,纺织的毛利率只有20%至30%,比入世前降了一半。紧接着,由于资本推动,国内棉花价格不断上涨,使得纺织企业疲于应付。

  曹德法说:“那时,常州倒闭了不少家庭纺织作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黑牡丹开始涉足房地产业,纺织业在企业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戈亚芳说:“特别是近几年,用工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让我们根本喘不过来气来。纺织业的毛利率如今连10%都不到。”

  戈亚芳颇为无奈地开玩笑说:“除了增加就业,中国纺织企业基本上是在为世界人民义务劳动。”如今,黑牡丹纺织品内销外销各占50%。

  常州灯芯绒的代表企业月夜灯芯绒的董事长林仲义说,月夜灯芯绒产量虽然还在增长,但主业5年来相对吃紧。为此,企业正在考察谋划物流、文化创意、养老福利等行业的发展新路。

  作为常州纺织的领军人物,曹德法说:“入世10年,对于常州这个老牌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竞争是白热化的,纺织企业比入世前增加了近三倍,换血率也比入世前提高了近三倍。不过在竞争中,却加快了整个纺织产业技术的更新提档。”

  常州是一座因纺织而兴起的工业城市。但看似对中国纺织业最有利的WTO,却使这座城市开始了艰巨的转型之路。常州商务局对外贸易处处长宗华表示,入世前的数十年中,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常州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入世10年,常州纺织业的出口总额翻了四倍,但在经济总量的比重却是日渐缩小,新型装备制造业正在取代传统纺织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常州纺织城  WTO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