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形势严峻 纺织行业将成逆势亮点
生意社2月18日讯 今年1月份的外贸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专家学者也予以了极大关注。不少专家分析师称,从全年角度看,中国可能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外贸形势。因为全球经济是否好转依然扑朔迷离,人民币升值等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出口情况。商务部表示,相关的稳定增长措施正在研究中。
今年进出口形势严峻,国家稳定外贸增长政策鼓励性多于限制性。
-形势概述
去年下半年以来外贸下行明显
上个月,进出口数据双双出现负增长,外贸形势较为严峻,对经济发展略有不利,尤其是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令人非常担心。
中银国际宏观策略分析师程漫江认为,今年中国进出口增长或进一步放缓。“按照我们最新预测,2012年全年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8%和9.2%。2012年贸易顺差预计将由2011年的1550亿美元缩窄至1450亿美元。”
实际上,商务部长陈德铭2月9日至11日在安徽开展商务工作调研过程中就曾指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下行态势较为明显。今年1月份,进出口增速均出现下滑,这虽有季节性因素,但也反映出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这一趋势要高度重视。”
程漫江指出:“近几个月,大多数传统商品增长持续放缓。1月份服装和衣着附件、鞋履出口分别增长3.5%和1.3%,而2011年1-12月这两类产品的增速分别为18.3%和17.1%。同期,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继2011年全年增长32.9%后出现了7%的下滑,玩具出口增速由2011年的7.3%大幅下降至4%。”
此外,资本品出口亦出现下滑。1月份,集装箱、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分别下滑49.9%及2.6%。机电产品出口增长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3.7%,而去年1-12月这两类产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6.3%和11.5%。
除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以外,近期亚洲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也导致了中国对大部分亚洲经济体的出口增长连续放缓。
具体来看,1月份,我国对日本、韩国及东盟出口分别增长6.1%、9.2%及1.1%,而去年1-12月增幅分别为22.5%、20.6%和23.1%。同期,对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出口分别增长11%和8.2%,而去年1-12月增幅分别为24.6%和31.4%。
上海一券商分析师对商报记者说:“当前外贸形势不甚乐观,同时外贸顺差高于市场预期,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在,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出口,对中国的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外贸形势严峻或将倒逼货币政策进一步放宽,以此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中国货币政策存有一定的政策调整空间,但政府也势必要加强刺激内需力度,以此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上述分析师表示。
-主要困难
受累欧债对欧出口增速猛下降
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欧债危机袭击,而中国对欧出口形势也愈加严峻。
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作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占我国出口市场将近1/6,但是去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增幅低于平均增幅近6个百分点,今年1月份对欧盟出口继续下降,达到3.2%,其中,对德国出口下降6.3%,对意大利出口下降28.2%。对欧盟出口增速下滑已明显拖了整个出口的后腿。
而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更进一步显示出欧债危机在中国对欧盟出口方面已产生明显影响。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对欧出口3560.2亿美元,增长14.4%,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低5.9个百分点,其中9-12月份,我国对欧出口月度增速连续4个月仅为个位数增长。今年1月份,对欧出口282.3亿美元,下降3.2%,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降幅达2.7个百分点。1月份,对欧盟进出口总值426.8亿美元,下降7.1%,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5.7%。业内人士表示,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内需疲软,进口需求持续下降,进而使得欧盟对我国商品的需求明显放缓,我国对欧出口增速显著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欧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取代日本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欧进口正在发力,汽车等品种进口大幅增长。2011年,我国自欧进口2111.7亿美元,增长25.4%,高出同期我国进口总体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汽车251.8亿美元,大幅增长48.7%;金属加工机床41亿美元,增长40.2%。今年1月份,自欧进口144.5亿美元,下降13.9%,小于同期我国进口总体降幅1.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汽车25.2亿美元,仍大幅增长43.1%。
此前,世贸组织对2011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的预测从6.5%下调至5.8%。而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欧盟对外贸易下滑势头更加突出。特别是金融危机后较长时期,我国对欧出口高速增长的局面难以再现,而201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将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三大因素制约对欧出口不乐观
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制约中国对欧出口的三大因素仍然存在,即欧洲经济萎缩、欧元进一步贬值和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未来对欧经贸仍然不容乐观。
●经济萎缩欧盟2月15日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显示,欧元区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萎缩,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见,且已有5个成员国确认步入技术性经济衰退。这5个国家包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捷克及葡萄牙,这些国家已连续两季度经济收缩,已意味着陷入衰退,意、荷第四财季皆收缩0.7%。分析指出,欧元区“已有一只脚踏入衰退”,整体收缩,反映区内债务危机升温,不稳定因素及金融压力未除,各国实施紧缩措施或继续成为拖慢经济增长的主要包袱,欧元区或由此步入温和衰退。
此外,欧盟执行委员会当日发表报告称,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法国在内的12个欧盟成员国正遭遇严重的经济失衡,这使它们容易受到市场冲击和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欧盟的警告名单中,法国是近几年来世界出口市场份额跌幅最大的欧盟成员国之一,而薪资增加已令其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深陷欧债危机的意大利的公共债务依然令人关切,目前,意大利负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20%,经济增长依然疲弱。至于欧元区以外的英国也存在不少经济上的问题,尽管英镑大幅贬值,但英国的出口市场份额仍出现下降,私人部门债务水平过高也令人担忧。欧盟委员会认为,由于房价高企、家庭负债沉重,英国住房价格仍可能进一步下跌。
●欧元进一步贬值经济衰退也令欧元区货币贬值。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开始,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就像“过山车”。欧债危机爆发后,市场资金大举流向美元寻求避险,欧元再度大幅下跌。到现在,贬值幅度将近20%。欧元贬值幅度接近20%,意味着企业当初接的订单,交货后不仅无利可图,更会出现做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情况。
去年广交会期间,中国机电商会对296家企业进行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机电行业产品成交价格平均增加了8%,但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等上涨,成本平均上升了10%,致使近期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在此背景下,欧元贬值对机电产品的利润水平形成更为严峻的考验。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制约中国对欧出口的第三大因素就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2011年,欧盟对中国商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5起,数量较2010年有所减少,但手法不断翻新。2011年5月,欧盟首次对我国产品(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9月,以“保护欧盟制造商免于中国出口商的削价竞争”为名,宣布向我国的瓷砖课征长达5年的惩罚性关税;出台新的轮胎标签法规,要求自2012年11月1日起,所有在欧销售的轿车、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必须加贴新的能源标识。
欧盟自2010年年底公布新的对外贸易政策以来,在政策层面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动向有增无减。
-政策应对
稳外贸措施鼓励性多于限制性
“很明显,欧洲需求萎缩、欧元区货币贬值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已经令中国对欧出口遭受重创,而近期有关如何应对外贸下降态势也成为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有业内人士分析时指出。
今年2月初,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安徽开展商务调研时曾对外表示,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密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三大任务,实现外贸平稳较快发展。陈德铭强调要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他说,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广州考察时指出,进出口政策总体要保持稳定,如果要做调整,也应当是鼓励性多于限制性。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应对贸易摩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支持外贸企业,同时,也将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陈德铭指出,要继续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支持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培育自主品牌、完善营销网络等方式,逐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在促进东部地区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陈德铭还指出,要继续坚持积极扩大进口的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在16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指出,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具体政策措施,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完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以及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多个方面,支持企业渡过难关。与此同时,商务部还会继续坚持积极扩大进口的政策,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此外,“商务部计划在下周,即2月20-21日在江西召开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工作。”沈丹阳说。
沈丹阳还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强外贸运行,特别是优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情况的监测预警,分行业、分商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外贸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要引导、帮助企业顺势而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为外贸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亮点闪现
我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
在应对中国对欧外贸出口增速不断下滑的同时,中国当局也在努力为改善欧元区经济做出应有的努力,就在日前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中国将如何进一步援助深陷困境的欧洲成为各界聚焦的重点之一。
在稍早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温家宝总理曾表示,中方有关部门正在对中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的具体方式,以及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稳定机制等渠道,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进行研究和评估。而在2月14日范龙佩向中国介绍欧元区近来的进展和努力,并作出欧盟领导人力争解决债务危机的承诺后,温家宝总理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再度表示,中方对欧元和欧洲经济抱有信心,“中国已经做好加大参与解决欧债力度的准备”。而2月15日周小川在欧元展开幕式中也表示,中国愿意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等机制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的力度,希望欧元区和欧盟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投资产品。
有分析认为,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取得了积极成果,确立了未来中欧合作的基调;欧洲作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承诺,中国也再度传递出支持并愿意帮助欧洲的明确信号。专家预计,在中欧投资加速以及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态度缓和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中欧未来的经贸关系将更趋紧密。
美国经济复苏成中国出口利好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总额增长率与美国经济增速密切相关,这两组数据基本上呈现同向变化。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周金涛指出:“在2000年之后,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单边升值,尽管美国不断制造各种贸易摩擦,这两组数据不仅保持趋势一致,而且变化幅度也基本相当。如果美国经济增速上升,那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会上升。”
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量的增长数据为:一年增长率9.42%,三年复合增长率5.74%,五年复合增长率6.77%,七年复合增长率10.65%。
从美国经济状况来看,美国库存周期在2011年三季度见底之后,对经济形成持续向上拉动。
周金涛认为,理论上,这种拉动会持续四个季度以上,但是短周期运行容易受外力影响。2012年3-5月份,美国会受到冲击(这种冲击来自于多种因素,包括库存与消费的关系、减税政策到期、高油价等等),经济可能面临短期调整,所以,2012年上半年库存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会小于2011年四季度。但这之后,美国经济将进入稳步复苏阶段。整体上,库存投资拉动为正。
美国最新数据也显示,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下降,降至近四年最低水平。另一方面,新屋开工数也出现上升。这些都表明,2012年年初美国经济仍然保持复苏势头,从而减轻了美联储进一步实施刺激性措施的压力。
宾夕法尼亚州纳罗夫经济咨询公司分析师纳诺夫表示,新屋开工和失业救济申请人数数据更加使人相信,美国经济将加快增长步伐。
美联储也预计,2012年,美国经济将实现温和增长,通货膨胀的升幅也不会太大。
就具体行业而言,周金涛指出,目前,重型设备制造和钢铁行业表现出非常高的景气度。从美联储分区报告看,芝加哥、圣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等区产能不足已经开始制约生产。
◇行业分析
19个行业有望从美国复苏中获益
美国经济复苏无疑会带动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加,但哪些行业能从美国复苏中获得最多收益?
周金涛分析表示:“有吸引力的行业应该至少具备两个特点:进口金额较大、近几年的复合增长率较快。”
通过研究SITC三级分类各行业,周金涛筛选出可能受益的19个行业,分别为自动数据处理机械、电信设备、电子设备与机械、热电子阴极与冷阴极、汽车配件、水管水阀、加热制冷设备、测量仪器、布制衣饰、旋转电机、光学产品、手用机用工具、水泵、鲜鱼或冷冻鱼、特殊机械、男性大衣、内燃机引擎与部件、矿物制品、传输杆与轴。
“行业是否受益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周金涛提醒道,美国进口需求的增加对某个行业的带动作用还取决于这个行业本身的产能以及产能扩张情况。
此外,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不少美国制造企业正回流至美国本土,还有一些则转向印尼、越南等国。
对此,有分析师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美国经济复苏,对于中国低端制造业仍是利好,但是有限。因为美国制造企业回流意味着中国加工贸易部分的出口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而未来,中国对美出口的希望可能在服务出口上。”
纺织行业今年出口订单不会萎缩
中投证券纺织服装行业研究员孔军认为:“2012年纺织服装订单量不会出大问题,但价格因素将导致出口同比下降。”
孔军指出,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国内纺织服装主要产品仍保持较大的出口量,在量上并没有下降多少,因此,未来国内出口的订单量不会出现多大萎缩,但出口产品价格将会在原材料价格回落的情况下,有所下降。
●纺织品“纺织品方面,由于中国纺织业具有完整、先进的产业链,中高档服装纺织品面料生产能力较强,多年来欧美等国品牌服装企业从中国大量进口面料,进而再加工成服装。”孔军分析表示。
据美国商务部纺品处统计,2009年前11个月中国出口美国的布类产品为1716.30百万平方米,市场占有率为25.44%。同样,除了服装面料以外的其他纺织品,如纱、纤维等在欧美地区同样也是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服装孔军认为,由于国内出口的服装在欧美等国仍属于中低档,价格是中国服装出口的最大优势(虽然提价,但国外经销商仍有较大利润)。价廉物美的中国服装仍然是欧美居民的最爱,虽然国际大牌服装销售大幅度萎缩,但是超市等渠道的中低档服装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据美国商务部纺品处统计,2009年前11月中国出口美国的服装产品为7961.90百万平方米,较2008年增长9.52%,美国市场占有率为40.60%,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增加了6.1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面料出口量为42652.24万米,与2008年同期基本持平;2009年中国对美国服装的出口量为664028.51万件套,较2008年同期增长14.15%。
另一方面,服装纺织行业中,由于中小企业大量退出,无序竞争状况将有所改善,因此,孔军认为,未来仍应重点关注纺织行业各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包括鲁泰A(000726)、华茂股份(000850)、华孚色纺(0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