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茧丝绸业“乍暖还寒”


http://www.texnet.com.cn  2012-02-28 14:47:34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生意社02月28日讯

  中国丝绸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纪实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茧丝绸行业与农业密切相关,又带有浓重的历史文化味道,这样的行业在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2012年必将受到非同寻常的关注。近期国家一再出台对中小微企业的倾斜政策,今年又被媒体称为“中小微企业年”,而茧丝绸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禁要问,是否茧丝绸产业的春天要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近期召开的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找到答案。

  2月23日,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有关领导,部分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单位和茧丝绸行业骨干企业等参加了会谈,共同商讨茧丝绸产业发展大计。

  令人尴尬的现实

  丝绸应该是我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我们的生丝产量世界第一,缫丝自动化程度最高。同时,我们还有悠久的丝绸历史和灿烂的丝绸文化。

  然而,这样的产业基础下,我国的茧丝绸业却面临着一些尴尬的现实:

  一是我们的“第一”基本都是在建立在“参照物”很弱的基础上——茧丝绸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这是因为日本退出了茧丝绸生产,印度的茧丝绸生产能力还没有赶上;而在那些“参照物”强大的项目上,我们的地位依然不高——日本仍然掌握着生产顶级蚕茧的生物技术,意大利仍然掌握着生产顶级丝绸的印染技术。

  二是虽然世界的顶级奢侈品牌都会有丝绸,但我们的丝绸行业里却没有一个顶级的品牌。一直以来,品牌是丝绸行业发展的软肋。在近期发布的《茧丝绸“十二五”发展纲要》中,培育10个丝绸民族品牌被写入其中,体现了国家各个层面对于创建丝绸品牌的迫切要求。

  丝绸不是普通的纺织品,它是国粹,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丝绸产业的情况令人尴尬,而更加残酷的现实却是丝绸企业的状况。

  在参加会议的丝绸企业中,有一些丝绸企业,其主业已经不是丝绸。据说就在会议召开的前些天,一个大型丝绸企业刚刚卖掉了一个丝绸工厂。

  主业不是丝绸的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我们虽然保留了一部分生丝生产能力,但是茧丝绸产值和出口额占公司总量不足10%,已经不能算作我们的主业。我们还是国有企业,负担比较重,茧丝绸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依靠茧丝绸生产,我们将无法生存和发展。”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沙卫平说。

  主业依然是丝绸的企业家在坚守丝绸阵营的时候常常喊累:“我们的利润增长跟丝绸企业比起来觉得不少了,但是跟其他行业还是没法比,这对上市企业来说压力非常大。而且我发现上市后依然还做丝绸的企业已所剩无几,我们企业是上市后依然坚持做丝绸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建说。

  需要正视的矛盾

  首先是高端定位与大众产品之间的矛盾。

  中国丝绸被称为“纤维皇后”,参会人员认为,将它制作成蚕丝被,成为家纺产品的填充物,实在是件“跌份儿”的事。因为“高端奢华”是古代丝绸给人的印象,也应该是现代丝绸的竞争力所在。有企业家甚至建议,为了保持市场的紧迫感和产品的高贵感,茧丝产量应该再少一些。

  也有很多人认为,茧丝绸的大众化产品——蚕丝被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拯救了茧丝绸行业。茧丝产量去年达到了16万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耗丝量大的蚕丝被产品,蚕丝产量将严重过剩,如果它们大量涌向外销市场,将严重拉低茧丝价格,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次是创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矛盾。

  在会上,多家企业反映,丝绸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严重制约丝绸行业的技术进步。长期以来,多数丝绸企业都是外贸加工型企业,批量接单、照单生产是这些丝绸企业的生存模式。这样的模式利润稳定、程序简单,不需要考虑设计、渠道等复杂的问题。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中,技术创新很难受到鼓励。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茧丝绸企业的外贸生产模式难以赢利,部分企业选择了开拓内销。这些丝绸内销产品多数集中在礼品领域。在普通消费者眼中,礼品就是“送来送去的产品”。而在销售人员眼中,礼品销售渠道的开拓远远比礼品的工艺创新重要。

  再次是蚕茧总量增加和优质蚕茧产量减少之间的矛盾。

  很多与会企业代表反映,近年来虽然我国茧丝产量保持得不错,去年甚至增加了不少,但是能生产高端丝绸产品的优质蚕茧却在减少。“优质蚕茧产量很少,随着生产优质蚕茧的东部地区产量逐渐减少,优质蚕茧更加难以寻到踪迹。我们的蚕丝有明显变粗的迹象。”浙江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说。

  打破常规的出路

  建设桑蚕生态园。在“东桑西移”工程的推动下,我国中西部茧丝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广西蚕茧产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中西部很多地区都建立了桑园基地。桑蚕生产的综合利用效益如果能得到有效开发,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还能稳定行业发展。就像商务部国家茧丝办副主任李朝胜在解读《茧丝绸“十二五”发展纲要》时指出的那样,在中西部地区建设桑蚕生态园既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和区域发展需要,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抱团创品牌。创品牌不仅需要长期积累,还是个系统工程。丝绸企业多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都有一张共同的名片——丝绸。在创品牌过程中,如果能够实现“抱团”发展,互相借力,推动丝绸形象提升,应该能够加快创品牌的步伐。丝绸企业具有良好的“抱团”创品牌的基础——高档丝绸标志。中国丝绸行业协会推出的高档丝绸标志从2004年正式推广使用以来,已有24家产品质量较好、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高、能代表行业水平的丝绸企业获得标志使用权,其中有6家企业的真丝绸产品被评定为“中国名牌”,3家企业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经营资格。高档丝绸标志正在担负起推动中国丝绸品牌发展的重任。

  全国范围内建立丝绸文化主体公园。中国同源有限公司与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携手打造的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传说中的丝绸与文化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到了一起。园区定位以丝绸文化为载体,以文化创意为理念,积聚设计制作、科研创新、展示交易、旅游休闲、情景购物、青少年素质教育、互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档丝绸与刺绣制品及其延伸产品的时尚创意园区。据深圳市同源南岭文化创意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桂泉介绍,这样的丝绸文化主体公园的模式将在全国很多地方复制,对于宣传丝绸文化、促进丝绸消费将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综合分析整个茧丝绸行业,我们发现茧丝绸行业的阳春三月虽然还没有到来,但是已经进入了“乍暖还寒时候”,虽然此时“最难将息”,但距离“春暖花开”的季节已经不远。

  高端人士谈丝绸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

  在当前的大形势下,茧丝绸行业发展创新要适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适应工业化对行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优势,实现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的转变。

  内需市场是大有可为的平台,我们的丝绸企业很有优势,因为我们最懂得中国文化,最懂得中国时尚,我们自己的品牌应该占到高端市场的主体地位,但现在的情况还不是这样。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

  丝绸是纤维皇后。如果把纺织纤维比作一盘菜的话,那么丝绸是纺织领域中的“味精”。丝的价格至少是棉花价格的10倍,因此不能和化纤、棉麻进行价格竞争,茧丝价格战的结果就是丝绸丧失竞争力。

  发挥丝绸的特有价值才是丝绸的出路。茧丝里面丝素含量约占蚕丝的70%~80%,含有18种氨基酸,对人体非常有好处。丝绸特有奢华感,丝绸特有的护肤功能,一旦消费者对此有了认识,就会向往和追求丝绸的产品。这些是丝绸的基本价值所在。

  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丝绸产品的定位应该是传承文化,精品强国。丝绸是稀缺资源。一般来说,国内厂丝每年产量大约为13万吨左右(去年的16万吨,属于产量比较多的年份),而我国的年纤维加工总量大约为4130万吨。如果把整个纤维比作一桌餐的话,丝绸布是主食,不是一盘菜,也就是餐桌上那点鱼子酱。丝绸不仅仅是传统的民生行业,还是新型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一个能够影响世界的产业,永恒的产业。

  商务部国家茧丝办副主任李朝胜

  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区域结构,探索东西部发展新模式。推进“东桑西移”,巩固“东强西稳”,实现“东高西会”的目标。东部地区注重提高茧丝绸产品附加值,中西部地区创新机制,提高综合效益,东中西部实现融合创新,共同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拓展茧丝绸发展领域实现茧丝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开发功能性丝绸服装,推进蚕桑在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茧丝绸产业升级,提高行业运行质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

  企业抱团创品牌,很多纺织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就用抱团的方式创造了区域品牌。丝绸企业拥有高档丝绸标志这样的基础,可以报团共创丝绸行业品牌。品牌是我们实现丝绸强国需要突破的一个瓶颈。品牌同时也是丝绸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创立品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适宜品牌生长的生态环境,探索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茧丝  蚕农  茧丝绸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