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服装行业价格突变之三个视角读懂服装价格


http://www.texnet.com.cn  2012-02-29 08:46:51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收藏

  生意社2月29日讯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衣服的价格昂贵,不论是地处城市黄金地段的大型商场,还是以品牌形象为主的大型旗舰店,一件稍微称得上品牌和档次的衣服都在千元以上。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思考服装价格步入了千元时代的原因,因为角度的差异,得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产业链视角:究竟有多少价格在传导

  企业在谈到服装价格上涨时,都把原因归咎于上游企业调整及生产成本上浮,为了保持利润增长率,服装企业在制定每一季度货品的吊牌价时,就相应地提升了单品的销售价格。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上游企业迫于各种压力,并没有把原料成本价格上涨的全部压力转嫁到下游企业身上。

  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雪月对《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表示,在目前棉花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郑州宏业是生产状况受影响最明显的企业之一。李雪月介绍,郑州宏业以生产棉纺针织产品为主,自2010年以来因棉花价格波动和国家调整棉花进口配额、提高收储定价等方面的影响,公司在生产环节的利润被压缩到了最低点。

  李雪月说,作为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上游企业,按理讲企业把成本压力转换成更高的销售价格转嫁到下游企业的做法既合情又合理,但事实上,由于公司的生产完全要按照下游企业的需求进行,在下游企业需求变化快、利润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公司根本不敢大幅抬高产品售价。和棉纺企业一样,化纤类企业也存在相同的境遇。因此,棉价波动其实压缩的是棉纺企业的利润空间。

  作为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记者从郑州的一些中小型服装生产企业了解到,不少企业在人工和融资贷款方面承受了较大的压力。郑州利兹菲莱服饰总经理刘国铎向记者透露,今年初,同行们在接订单时都想多争取几个利润点,但由于订单数量本身就很少,老板们都在到处抢订单,根本不敢要求提高接单价格。

  不过当问题过度到终端环节,结果却有所不同。从服装销售数据看,2011年,多数服装企业的单品售价涨幅至少在10%以上。目前,除了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总曾保守地谈过2011年的服装售价上调了10%外,大多数企业在接受采访时对服装涨价的话题都避而不谈。事实上,据多数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大多数未上市的服装品牌在2011年的平均涨幅至少在20%以上。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11年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显示,去年我国衣着类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幅度为4.2%。宏观数据表明,服装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确实承受较大的压力。但如果单纯以工业生产的视角,从上下游产业链成本价格传导的角度为服装企业抬高销售价格找一个理由,这似乎并不具有说服性。

  公司财务视角:永不停歇的数字游戏

  近日,在已披露2011年业绩预告的39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中,业绩增幅均高于A股其他行业。有研究机构称,为了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长势头,国内服装上市公司不得不大幅提升单品售价,于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方式从原来的产品“量价齐升”,转变成了只能依靠大幅提升产品售价来实现。

  在中国著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看来,上市公司的做法并不是一种良性的业绩增长态势。李凯洛对《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表示,服装类上市公司这么做其实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首先,任何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盈利,虽然单纯通过提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看起来有些“简单”甚至“粗暴”,但这就是现代公司的本质所在。其次,为了让市场投资者对公司保持信心,服装企业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各种报表上做文章,当然销售业绩也包含在内。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就像一场永远都不会结束的数字游戏一样,不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企业都会最大限度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会轻易把公司推向亏损的边缘。中金、国泰等多家证券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显示,2011年,国内主要服装上市公司都通过提升单品销售价格等手段,把工业生产环节的成本压力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李凯洛表示,也许从数量上看,在中国成千上万的服装企业中,上市公司的做法似乎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作为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做法会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往往会引来其他企业迅速效仿。此外,上市公司在各个环节的成本和利润都会定期向市场披露,而非上市企业的提价行为究竟是迫不得已还是跟风效仿,这恐怕只有企业自己清楚。.

  时尚消费品视角:通路成本上涨的代价

  去年以来,新品服装的价格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批发零售全面涨价,即便是季末打折,价格也并不便宜。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很多消费者不敢像从前那样轻轻松松地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因此,业界普遍认为是物价上涨、CPI增幅过快,抑制了消费者在服装消费上的欲望。

  在过去,国内服装行业有这么一个通用法则:企业在制定销售价格时,往往是以生产成本价格的一个倍数来计算,根据产品预期的利润率不同,有的企业定的销售价格是成本价的4倍,有的则是8倍或者更高。在李凯洛看来,这种算法其实还是在把服装当做简单的工业产品在看待,而没有认识到服装作为时尚消费品,流通、销售、品牌推广等环节也占据了相当的成本。

  事实上,当今的中国服装产业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工业生产那么简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本土服装品牌,过去,服装销售按行政区域划分,几乎完全依靠省市区域代理的模式在运作,企业宁愿以降低利润的方式,把经营销售环节的投入和风险转嫁到渠道商身上。

  如今,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旧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直营、品牌托管等多种模式来保证能有更多的利润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在渠道经营上的成本压力也会更大。近年来,上市公司在公告融资用途时,无一不是声明将把资金用于渠道建设。因此,在商业地产租金暴涨、商场联营扣点上调、品牌推广费用增加等通路成本因素的推动下,服装销售价格就会不断攀升,甚至超出消费者的预期。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服装价格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