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环境视角分析中国丝绸业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的丝绸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生丝和坯绸的出品量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90%和60%左右。2001-2003年由“911”事件引发的世界经济调整,中国茧丝价格持续了2年的下跌,茧丝市场远期合约平均价格的最大跌幅达到55%;2003-2006年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3年,茧丝市场远期合约平均价格最大涨幅达到181%;在2008年9、10月金融危机暴发期,茧丝市场价格出现了快速下跌,从9月5日至10月30日的34个交易日内,200903蚕茧远期合约价格由6.07万元/t下跌到36万元/t,跌幅达40%;200903生丝远期合约价格由19.8万元/t下跌到13.56万元/t,跌幅达31.5%。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对中国丝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本文试着从金融环境的视角,对中国丝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基于金融环境视角分析中国丝绸业现状
1.1金融危机对丝绸产品需求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消费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对丝绸产品的消费需要大幅度减少,导致中国丝绸产品国外订单减少,出口数量出现大幅滑坡。
据海关统计,2009年1-11月真丝绸商品出口26 69亿美元,同比下降188%,在连续3年小幅下跌的情况下,200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己连续4年负增长。2010年1-8月真丝商品出口21.0亿美元,同比增长9.83%[4]2011年1-5月真丝绸商品出口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5%。2009年1-11月蚕丝类出口数量20445.lt,比上年同期减少16%;2010年1-8月蚕丝类产品出口12 600t,同比下降15.16%[5];2011年l-5月蚕丝类产品出口7266.7t,同比下降3.55%。2009年1-11月真丝服装出口数量7904.5万件(套),比上年同期减少30.9%,出口金额104310.5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6%;201O年l-8月丝绸服装出口5398万套(件),同比下降8. 36%;丝绸服装及制品出口11.0亿美元,同比下降0.28%;2011年1-5月丝绸服装及制品出口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9%,其中真丝绸服装出口1.35亿件,同比增长320.99%,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长达1106.81%,但单价同比下降89.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近三年来,中国真丝绸类、蚕丝类产品的出口数量则下降明显,呈现价增量减态势;真丝服装2011年由于针织内衣等小件服装出口数量猛增,出口平均价格相对较低,导致整个服装出口平均价格出现持续较大幅度下滑,出口呈现量升价跌态势。若考虑美元贬值等因素,丝绸商品出口仍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同期水平。
1.2汇率对中国茧丝绸企业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加上美元增发,全球流通性增加,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过快(图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从2009年6月17日开始几乎呈单边下降趋势,从相对高点6.8277左右跌到2011年8月12日的6.40左右,以美元标价的丝绸产品出口换汇后,同样数额的外汇结汇额将会快速变小,从而让产品出口型企业利润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亏损的现象,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下的出口型企业,例如,纺织、服装、丝绸等加工出口型企业,其利润空间会进一步缩小,甚至亏损。
1.3茧丝原料受国内通胀的影响,增加茧丝绸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受到国内物价通胀的影响,尤其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丝绸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茧丝供求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茧丝价格有了大幅上涨。根据中国丝绸协会网上公布的数据看,从2008年10月到2011年6月底,国内干茧平均价格基本上呈单边上涨状态,从2008年10月3.5万元/t涨到2011年5月的13.06万元/t,涨幅达到273.14%(图2)。国内3A级生丝价格从2008年1O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的13.71万/t,持续上涨至2011年4月的40.29万元/t涨幅达到193.87%(图3、图4)。本轮茧丝价格的上涨时间和上涨幅度均达到历史之最,茧丝原料的持续上涨,使丝绸后道企业的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由于茧丝绸产业链较长,丝绸后道产品受国外市场持续萎缩的影响而不能及时调整价格,因此这些原料成本的上涨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致使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状况。
1.4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丝绸企业的流通成本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为治理流动性、均衡信贷投放和管理通胀预期,央行已多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理论上讲,加息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了银行可用资金,货币供应量减少,银根偏紧。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对中小丝绸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对策和建议分析
世界经济下滑和全球经济通胀可能长期存在,成本上升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必然趋势,这意味着中国丝绸业的比较优势可竞争力也将不断发生变化。面对挑战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2.1政策扶持
2.1.1调整货币政策和稳定人民币汇率
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建议政府适度调整现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整的具体体现为连续降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少企业经营中风险因素不确定的程度,提高企业投资的收益/风险比,增强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和投资意愿。
2.1.1调整货币政策和稳定人民币汇率
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建议政府适度调整现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整的具体体现为连续降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企业的融资程度从而增加企业利润。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少企业经营中风险因素不确定的程度,提高企业投资的收益/风险比,增强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和投资意愿。
2.1.2设立茧丝绸专项风险基金
建议国家设立茧丝绸专项风险基金。在国内茧丝绸市场出现产品供大于求、出现滞销和价格暴跌时,由国家动用茧丝绸专项风险基金,收购储备一部分茧丝绸产品,以稳定茧丝绸产品销售价格,防止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以保护农民和丝绸加工企业的利益。在国际市场回暖、价格出现土涨时,再销售国家专项储备的茧丝绸产品,回笼茧丝绸专项风险基金,实现保本增值。同时,化解和消除国际市场巨变对中国茧丝绸产业的冲击。
2.1.3发挥税费杠杆机制
在中国茧丝绸产业遭遇出口不畅、产品积压、价格暴跌、资金回笼困难的情况下,家丝绸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不足。建议国家充分发挥税费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提高丝绸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扶持丝绸加工和销售企业努力扩大的出口及时注入资金。
2.2市场拓展
在世界经济下滑、丝绸多数主销市场地区的经济衰退、丝绸产品外销遇阻的大背景下,丝绸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提升产业链,加强管理,练好内功,做好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进一步拓展市场,尤其是积极开拓内销市场。不论短期急需,还是从中长期稳定角度看,努力扩大内需都是重要的主动之举。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民间采购团到世界各地采购奢侈品的事情多有报道,而且所到之处柜面物品被抢购一空,场面如此疯狂、如此壮观令人惊叹。可见中国也不乏高端消费能力的人群。在拓展内销市场的过程中,做好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尤为重要。
2.3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茧丝绸业产业链较大,在家蚕新品种的培育,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工艺、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开发都具有很大的潜力。
2.1.3种质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颖的纺织化纤原料层出不穷。织成的面料可以达到与真丝同样的效果,但比真丝面料更容易打理,成本更低。如醋酸纤维面料,这种酷似真丝的化纤产品具有很多的优良特性,外观上看光泽优雅、色泽鲜艳、色牢度高,手感柔滑、质地轻;在性能上,回潮率低、弹性好、不易起皱,具有良好的悬垂性、热塑性和尺寸稳定性。新颖的化纤替代原料的不断出现,对茧丝业己构成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家蚕品种的选育工作做起,选育特种茧、特种丝的家蚕新品种,如选育有色蚕茧家蚕新品种,有色部分在丝素中,颜色不会随着蚕丝的脱胶而变化,有了这样的蚕丝,可直接用于色织,可以减少印染环节,节能环保,又可以减少丝绸企业的费用;如选育蚕丝纤度超细、超粗家蚕新品种可以减少后道丝绸企业加工工序,节能减排又节省用工,增加企业利润。因此,在家蚕品种的选育上,要种质创新,这样才能增强茧丝绸业的抗风险能力。
2.3.2产品创新
尽管印度是中国蚕丝的进口大国,但因其具有民族特色的纱丽而仍闻名与世界,成为中国丝绸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丝绸历史悠久,丝绸产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丝绸产品从原料蚕丝到成衣生产工序较多,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工艺、技术、产品等方面创新潜力非常。在产品开发时,以丝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导入时尚的创新理念,进一步挖掘和丰富丝绸产品的内涵,开发和生产具有中国特色的丝绸新产品。
2.4品牌建设
目前中国丝绸高端产品少,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著名度的品牌数量更少,大多数产品都还处于同品质、低品位、低价格竞争,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在困境中,要重新对产品进行定位,对市场进行细分,调整产品结构,认真夯实品牌基础,在设计、制造、营销管理、品牌推广等方面加大投入,丝绸产品深向加工、精加工发展,走高端路线,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3.结语
中国丝绸之路已走过几千年,之间跌宕起伏的过程历史可鉴。面对目前的困难,作为丝绸人应有坚定的信心,用积极的态度,抓住金融危机导致产业调整的机遇,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强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改造、提升和经营传统的丝绸产业,让丝绸重现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