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族品牌?
生意社3月7日讯 如果说“乔丹”是民族品牌,不少人可能感到困惑;如果说“乔丹”不是民族品牌,则可能被当做无知。
最近因为迈克尔·乔丹一纸诉状而“享誉世界”的乔丹体育,正忙着为自己正名。强调与“飞人”乔丹的毫无瓜葛,是乔丹体育力证为民族品牌的关键一环。一方面它在中国市场成功注册了尚属空白的乔丹中文商标;另一方面又在现实中模糊着消费者的认知,以借助篮球飞人的影响力和“洋名字”迅速打开市场。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给出的多个运动品牌中,受调查者普遍了解“耐克”“阿迪”是外国品牌,有95%的人同时会把中国乔丹当做外国品牌。在现实与法律的缝隙间游走,乔丹体育此举的商业机敏乃至狡黠令人侧目。作为已经在国内合法使用了12年的商标和品牌,“飞人”乔丹想要在法律层面一棍子将其撂倒,恐怕没有将篮球砸进篮筐那么容易。
事实上,对于“飞人”选择在乔丹体育上市前夕高调炮轰,其时机拿捏之精准,让人不由得对其深层动机进行揣测。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才来维护“个人名誉”,难逃“放水养鱼”之嫌;更为关键的是,当下运动品牌已经进入了寸土必争的惨烈境地,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对中国二三线市场虎视眈眈,而这一领域恰是安踏、乔丹体育等本土运动品牌的根据地,耐克旗下也有“乔丹系列”,由飞人出面直接狙击乔丹体育,这一仗未打已先赢。奥运年爆发这场官司的商业背景或不容忽视。
护名也好,谋利也罢,乔丹中国维权举动都深刻地凸显出我们的一批“民族品牌”的尴尬。乔丹体育否认“傍名人”,却连乔丹两个儿子的名字中文、拼音写法及变体的商标一锅端;更有甚者类似“小乔丹”、“桥丹”、“丹乔”等乔丹家族的“堂兄表弟”亦被“一网打尽”,累计注册商标已多达131项。某种程度上,此类所谓防御性商标注册越多、越细,乔丹体育的品牌不自信越明显。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族品牌?也许借鉴和模仿都是必经的过程,但我们更需要汲取和创造。奉行彻底的“拿来主义”,或在短时间内赢得市场,却赢不来尊重,更大的代价则是销蚀创新的动力和基因。
市场经济中品牌的确立,需要有自己核心文化价值的沉淀,有对品牌内涵自我探寻的过程,有可以溯源的历史。若非如此,或许有朝一日,科比、罗斯、詹姆斯、韦德等一众球星也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民族品牌”,这是我们商业智慧的闪耀、创造力的发挥还是民族品牌的尴尬与悲哀,答案不言自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却未必就是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