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大引强 蚌埠纺织新出路
生意社3月12日讯 安徽蚌埠纺织产业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盛极一时,据资料记载,1985年工业总产值曾居全省“老八市”之首的蚌埠,三分之一以上的功劳全部来自纺织业。而如今却时过境迁,蚌埠纺织业已经风光不再。近年来,纺织产业目前的工业份额已经不到全市总量的百分之五。
传统的蚌埠纺织业从曾经的支柱型产业到现在的产业发展势态低迷、产业项目边缘化是时代发展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是企业自身观念滞后、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的牺牲品。
安徽省纺织工业设计院在深入调研了蚌埠纺织工业后这样评价:与周边地市相比,蚌埠近几年纺织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强,产业集群化程度也不高。
近年来,华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高潮,新兴产业是时代应运而生的宠儿,那么传统纺织产业又将何去何从?难道就这样放任,让其变成“扶不起的阿斗”?
五河打造“皖北轻纺城”的野心为蚌埠的纺织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指明了一条出路。
拥有雄厚实力和亮丽标签的“中国500强企业”、“毛纺产量世界第一”、“棉纺产量世界第二”的华芳集团落户五河,给蚌埠重振纺织工业带来了信心和发展的勇气和力量。
在五河,华芳从项目洽谈到开工仅用两个月,动工建设只百天:33600平方米的1号车间、2幢共12000平方米的成品库、4200平方米的宿舍楼、16000平方米的原棉堆场等同步完成大半;8万2千锭的意大利进口设备,配额招工350人、到岗培训等工作一气呵成。
现在,“华芳”已经成为蚌埠纺织行业的一个特别符号,“华芳故事”也成为了五河县政府迅速反应、果断出击的一段佳话。
目前五河城南工业园内已经“吸纳”了包括华芳、华运、环球、新和、倪家巷、利达针织、布雷斯顿服饰等纺织服装类项目37个,其中,10万锭以上的项目4个,30万锭的倪家巷项目、10万锭的宏大方圆项目、500吨包芯纱和2万打袜子的远东爱尔项目待建。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望形成110万纱锭和1000余吨包芯纱、5万打袜子的总规模,年产值预计达百亿元。
正在北京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说,蚌埠五河县纺织工业的崛起除了已经见识到纺织企业快速积聚、发展向好的势头,更重要的一点,是像华芳一类的大公司、大集团背后的“向心力”效应以及先进装备、精湛工艺和广阔市场的支撑。
通过招大引强,借助外力是蚌埠纺织业实现经济“撑杆跳”更有效的途径,这一蚌埠几十年的传统工业有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