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设计]吸湿快干针织面料设计
① 工艺流程
去油→染色(涤棉)→离心脱水→烘干→湿扩幅→圆网烘干→光坯
几点说明
② 纤维的吸湿速度主要取决于化学、物理结构,我们选用的SATIS纤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表面有众多的凹坑、沟槽,纤维为特殊的三叶型或其它异型截面,这些结构大大提高了吸湿速度。但首先必须进行碱减量处理,碱减量率越高,功能型越强,吸湿排汗的速度越快,纤维强度降低,织物松软。碱减量越小,吸湿透气性能将不明显。一般说来,碱减量控制在3-5%,织物性能最好。
③ 为提高织物的吸湿性能,需用亲水剂和吸湿速干整理剂处理。我公司在认真选择的基础上,采用亲水柔软剂DM-3401处理,亲水性能良好。DM-3401的用量为4%。
④ 染色时,由于棉与塞迪斯(SATIS)化纤上色工艺不同,所以会出现织物内外颜色不一。染色时应尽可能减少两面的颜色差异。
湿舒适性能的理论分析
服装的功能之一是保持体温,它要有防热传导、热辐射性能,这些性能受服装材料热传导、热射线的反射、吸收等性能所支配,并受款式设计、媒介及外界因数的影响。
如果说服装的热舒适性能对人体保温起重要作用,那么服装的湿舒适性能对人体调节体温则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温的季节或人体做剧烈运动时,人体皮肤会大量出汗,通过体液的蒸发来散热。此时服装的湿传递是维持人体的热衡,使人感到舒适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服装的热舒适性能与湿舒适性能是紧密相关的。
针织物的湿舒适性主要反映贴身穿着的衣服当人体出汗时的湿传递能力,这种湿传递又根据人体出汗的多少,区分为传递汽态水和液态水。人体每时每刻都从人体中散发水份,水分以汽态存在或蒸发,当汗水多时,呈“显汗”状态,此时湿传递是以汽态水和液态水的传递同时进行。从以上的简单分析可知,汽态湿舒适性对于针织服装(贴身可穿)是经常起作用的湿舒适性能因素。
以汽态为主的由皮肤到外界的湿传递,主要受到服装织物孔隙和原料性能的影响。在针织物中纱线与纱线之间、纤维与纤维之间以及纤维内部均存在着孔隙,人体与衣服微气候中空气层分压大于周围环境时,水汽透过织物的孔隙散失在周围的环境中。此时汽态水传递中织物起到了“滤布”的作用,“滤布”的原料性能对于汽态水传递也有很大影响,原料的吸湿性能是关键,例如,纯棉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这种吸湿能力不仅表现为它可以吸收液态水,它还可以吸收汽态水。如果汽态水被棉纤维吸收,纤维膨胀,减少和堵塞了织物的孔隙而阻碍了汗汽的传递。更为明显的是当显汗时,人体皮肤与织物接触面积增大,棉纤维吸收液态的汗水,严重的阻碍了服装中间的孔隙,人体与皮肤之间的微气候中湿度增大,而使人感到闷热,此时当然失去了舒适的感觉。
在设计此产品时,用吸湿排汗纤维SATIS在织物的里面,而棉纤维在织物的外面,形成棉盖涤效果。当人身出现“显汗”状态时,通过里面SATIS纤维的芯吸、扩散、传输等毛细管现象,迅速将汗液导出至外层。又兼外层是棉纤维,具有吸水的效果,更有利于把液态迅速汗液吸出。而且外面是三针网眼组织结构,网眼效果明显,有效地增大了织物的孔隙,从而加大了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水汽透过织物的孔隙散失在周围的环境中。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与清凉。
吸湿快干产品具有良好的湿舒适性能,尤其适合作夏季服装,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追求使得吸湿快干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者:黄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