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解析服装结构
生意社3月20日讯
服装结构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服装结构一词?对于服装结构我们换个思路来理解和思考一下。没有“服装结构”一词的时候人们不也在穿衣服吗?那个时候的人们穿衣服、做衣服就没有结构吗?显然不是。远古时代人们披上兽皮、树叶开始就应该说人类有了衣服。自人类的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后,尤其是数学的发展和审美的要求提高以后,人们将服装上升到了艺术和科学的高度的时候,才出现了“服装结构”一词。“结构”一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分别是:1.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2.建筑物上承受重力或外力的部分的构造。“服装结构”的解释显然是“服装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广义的服装结构显然是从人类有了衣服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而我们服装从业人员所说的服装结构是侠义的服装结构,是指将服装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关系用数学的方式加以规范化,其意义在于便于总结其规律,使人们更加便于掌握。
今天,我们从服装产生发展的角度理解一下服装结构,先对裙子结构进行一下结构分析。远古时代,披上兽皮、树叶,这是人类衣服的原始状态,从其穿着形态来看应属于披挂式和缠绕式,这应该是衣服结构的起源雏形。一是一块兽皮顺着臀围腰围缠绕用绳子在腰部进行固定(图1);二是一块兽皮在中间掏个洞,穿着在腰上(图2)。
以上两种形式可以说是裙装的起源结构,通过图示我们会发现,在此基础上稍加整理,便可以得到现在筒裙和太阳裙的结构制图了。图1中由于腰臀差的存在,所以腰间会有很多竖向的褶,为了使其平服,将多余的褶量均匀地归结到几处,侧缝的位置直接剪切掉,其他的部位用省的形式将其缝合起来,筒裙的基本形态也就出来了(图3)。
图2是在一块布的中间掏一个等于或大于腰围的一个窟窿。这个时候人体穿着起来就可以成为是一个裙子了,只是其底边不是平的,而是有长短多角变化的造型。在此基础上做一个腰围的同心圆,将裙摆修成圆形就是太阳裙的简单做法了(图4)。
图3的筒裙有三个主控部位,即腰围、臀围、裙长;图4的太阳裙中反映出的主控部位只有两个,即腰围和裙长。
为什么筒裙需要三个主控部位呢?这是从这款裙装的合体度来考虑。因为筒裙是要求腰围和臀围都合体的款式,或是说要求腰围和臀围都合体的裙装的主控部位就必须有腰围、臀围作为主控部位。其中的腰围与臀围是最为重要,因为这两个主控部位与人体的部位相对应最为密切,这两个部位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穿着的合体度与版型的好坏。裙长通常是由中裆线(人体膝盖位)往上量5~10cm作为底线。超短裙一般取大腿长(人体膝盖位至大腿根部)的1/2位置。当筒裙的长度超过中裆线15cm以上,一般要考虑开衩,以适应下肢的运动。太阳裙的两个主控部位中只需要考虑裙子的腰围和裙长就可以了。裙长是根据面料大小可以自然存在的,最要紧的是腰围,并不需要考虑裙子的臀围是多少。以上两个款式可以说是裙装的基本型,也可以说是裙装的两种极端的基本形式,所有裙装形式都可以由这两种基本结构中演变而来的。下面我们就主控部位进行一下图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