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业大观察之质量“生命线”
生意社3月28日讯 童装出现质量问题,原因在哪?
2011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在全国各地抽检发现的14种不合格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其中,包括消费者熟知的知名品牌纷纷上榜。被业界一致看好的童装产业却经常因为质量问题而受到消费者的质疑,这或许将成为中国童装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难缠的一个制约因素。
一个工厂两种标准
对于儿童用品的安全问题,欧美国家和日本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国是世界服装出口大国,并非没有能力完成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事实上,低质量的内销产品与高品质外销产品可能并存在同一工厂中。
佛山万鑫制衣厂董事长王晓明告诉笔者,同样款式的童装,内地企业给的价格只有出口的60%,“这种价格上的差距导致了质量上的差距”。
“差距在我们的制衣车间看不到,”王晓明明确表示,真正的差距是在上游,“面料、辅料、印染”问题都是在这些环节。
“在国内,你可以找到世界上最好的料子;也可以找到与最好料子外观、手感一模一样的料子,但却是完全不同的工艺与成分。除非送去专业机构检验,否则外行人、甚至一些从业时间稍短的采购都区分不出来。”王晓明表示。
行业内的潜规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在同一工厂内生产出不同品质的产品已经司空见惯。
“我们从2005年开始做出口童装,直至2009年出口了几百批次的货物,一次也没有验出有问题,完全符合欧盟标准。”与万鑫制衣厂一路之隔的顺华制衣老板刘耕之如是说。
在他看来,尽管上游行业鱼龙混杂,但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也不是不可能。但他们从2009年开始做内销童装后,却先后两次被天津与广州的质检部门列入黑名单。
“国内的商家给出的价钱只有国外的五六成,对于质量问题他们没有特别要求,那结果就会这样。”刘耕之说。
据行业人士介绍,中国市场的童装价格并不比美国低,但是大量渠道成本吃掉了利润,使得工厂生产环节并不赚钱。因此在不影响外观品质的前提下一些工厂采购面料时降低了标准,低成本面料必然造成低品质产品。
“而在接出口订单时,客户甚至要求出示香港或者欧美检验机构的报告,”王晓明告诉笔者,“例如童装中颜色非常多,通常每个颜色的检测就要上千元,一批次一款衣服有时候仅仅颜料检测就要上万元。”
“国内订单与国际上一比,两者差距非常明显,价格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对质量的监测无法执行到位,”刘耕之表示,外国客户要细化到每一道颜色的检测,但国内客户只要外观、手感、味道没问题即可,“业内叫纯感官检查”。
质检需市场化改革
“有些工厂想保障自己的产品质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内知名的儿童用品品牌好孩子集团副总裁王海烨向笔者表示,“因为婴儿和儿童产品通常检测的危险元素是极微量的,因此对检测的设备要求精度非常高,与常规设备完全不同。”
由于儿童产品质量与上游原材料相关,要想完全控制品质,就需要有自己的检测设备。
“一个普通的童装和儿童制品工厂,生产设备投资也不足1000万,他们怎么可能投巨资在检测设备上。”王海烨说。
“偶氮染料检测过程中,一个颜色的检测费用就需要四五百元,而童装面料中常常含有多种颜色,如果每批产品都要经过检测的话,成本相当高。”红孩儿(中国)有限公司郑先生称。
广州某港资服饰公司的董事长黄先生透露,许多企业是客户要求送检才去检验,或者用之前其它批次的检验报告应付一下,而质检部门的抽检密度太低,往往是六一节前进行大规模突击检查,对出货量如此密集的服装行业来说,没有太大作用。
黄先生的说法得到了消委会专家的佐证:“服装行业款式多、变化快,同型号同款式同批次的质检报告一般很少,厂家很少能提供争议服装的法定质检报告,只是使用类似服装的质检报告代替。”
另外,国家和地方的检测手段也非常有限,“很多地方检测机构根本不会花费几百万元去买一套进口的检测设备,去查一辆童车的含铅量。”王海烨说。
王海烨认为,国家不仅仅需要加大对儿童制品检测设备的投入,同时还要加强各个地方质量检测机构操作人员的能力,很多检测人员并不懂得如何检测。
国家标准是明确,而操作层面一直被企业所诟病。
事实上,目前质检机构,没有实力对所有工厂进行检测,也不可能对所有童装产品进行检测。
在欧美国家,都是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执行质量检测并投资购买检测设备。产品进入某一国家市场,只要进口商指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就可以随时获得检测数据。
王海烨表示,“检测机构的市场化,将在提升专业度,解决目前的监管问题。”
准入“门槛”将形成
我国童装质量一直上不去,一方面是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对整个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另外,童装至今并未列入生产许可证目录,童装企业准入门槛极低,往往是几个人,几台机器就可以直接开始生产了。
在2011年底的一次专业性会议上,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许鉴表示,未来两三年,将申报关于儿童服装安全性要求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对童装面料的pH值、色牢度,童装的安全环保性等方面进行规范,以提高中国儿童服装的安全性能。
许鉴表示,童装生产企业一定要提早“熟读”标准,深入理解其中的技术要求,切实规避质量风险。
而对于企业来说,标准化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在许鉴看来,标准化工作只有扎根在企业,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才能带动整个童装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标准、强制性标准质量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增强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使生产企业真正认识到提高服装产品质量的必要性。
据悉,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步伐的迈进,国家对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环保要求逐步提高,相关标准不断修订完善。
标准的出台和完善是国家从生产质量源头规范童装市场的必要行为,更意味着童装行业的门槛将再次提升。
“企业要想突破束缚其发展的质量瓶颈,在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必须将提高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作为长期的任务来抓,严把原辅料进货关、生产过程控制关、成品出厂关。同时,要重视标准,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国家纤维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孔丽萍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