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棉花收储结束后的政策走向
生意社3月29日讯 3月31日国家棉花临时收储即将结束,预计最终收储量将达到320万吨,占国内总产量(720万吨)的45%。收储结束后,政策仍是影响行情的关键因素,供需尤其是需求对行情变化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内外棉价差走向同样值得关注。
国内棉花政策分析
在笔者看来,本年度19800元/吨的临时收储价格的确定未能通盘考虑,为以后的调控埋下隐患。保证供应、维护农民利益等理由不用多说。首先,确定收储价格时可能仅从棉价自身考虑,而没有顾及到2010/2011年度极其不寻常的具体情况。该年度棉价最高曾接近35000元/吨,此前16000—18000元/吨已经是极高的价格区间。其次,储备调控还应该看供需。对于棉花这样进口依存度高的商品而言,更要考虑国际供需、库存的相对变化,以及需求面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动。
虽然2012/2013年度棉花收储价提高至20400元/吨,折合籽棉收购价约为4.3元/斤,但对于国内棉花种植者而言,这个价格似乎还是有些低,而对于用棉的下游纺织服装企业而言,这个价格却是不能承受之重。这直接导致国产棉高价,纺织企业不愿用。国外低价进口棉因为进口配额的限制,纺织企业又拿不到。进口配额发放也令相关部门非常为难,目前内外棉价差过大,中国国内棉花种植仍不稳定,在种植未全面开始之前,盲目发放配额对国内棉花产业影响较大。
后期供需状况
国储目前考虑将进口棉转为储备,大概有400万吨。国内中间流通企业、纺织企业库存有限,国内棉花资源在新疆的约有80万吨,撮合以及期货仓单棉、地产棉30万吨左右,本年度3—8月份商业进口棉约有100万吨。由此推算国内棉花总供应量为610万吨。需求方面,以单月70万吨计算(按偏高数据预估),3—8月份用棉量为420万吨。因此,国内棉花供需仍相对宽松。
年度后期的政策走向
4—8月份国家棉花政策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进口配额的发放,包括发放数量和时机;二是抛储棉花。从目前至5月中旬前后的种植阶段,相关政策将集中维持棉花价格稳定,甚至小幅攀升。中国棉花协会最新种植意向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棉农平均种植意向减少16.7%,棉花种植减少趋势仍未改变。
总体上看,棉价涨跌均难,后期政策的不确定性很大。行情操作难度加大,更多将呈现波动性的下跌或反弹行情。期棉大的操作方向上,买美棉(远月)和空郑棉(近月)结合进行。单独就国内市场而言,未来需关注政策节点变化,进行波段性的多空操作,注意止盈止损。关注点除了政策之外,下游纺织企业经营状况、内外棉价差回归情况、北半球棉花播种意向变化等都需要留意。
极端情况下,未来现货价格将跌至19800元/吨,即新疆棉现货后期下滑500—800元/吨,期货近月5月合约也可能向此价格靠拢,远月合约价格将回落到20500—21000元/吨之间振荡,回落幅度在500—1000元/吨。出现这一局面的前提是国家较市场普遍预期更早地增发配额,或者更早启动抛储,如“伤口撒盐”般加重利空效果。
郑棉1205合约遭遇的压力仍会比较大,下行趋势可能会较为明确;而主力1209合约以及1301合约需要耐心等待做多机会,万不可盲目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