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外贸市场:增长趋缓 缓中见稳
生意社4月18日讯 我国第一季度外贸增速有所放缓,但有企稳回升迹象。第一季度外贸走势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民企进出口增长,加工贸易顺差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缓慢;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回升。预计第二季度外贸增长速度会稳步回升。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受其影响,我国第一季度外贸增速有所放缓,但有企稳回升迹象。预计第二季度外贸增长速度会稳步回升。
第一季度外贸增长放缓
2012年1~3月,我国进出口总额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贸易顺差6.7亿美元。从季度数据来看,我国出口和进口增速自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波动性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出口和进口增速双双回落至个位数。出口和进口规模也仅与2010年第三季度持平。
受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我国出口受到抑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一些国家对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行管制,对我国扩大进口形成制约。在进口、出口都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我国外贸整体增长速度逐渐放缓,预示了全年外贸形势的严峻和复杂。
民企进出口增长
加工贸易顺差扩大
第一季度,民营企业出口1401.4亿美元,增长12.6%;进口998.5亿美元,增长13.8%,分别高于整体增幅5.0和6.9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323.9亿美元,增长6.9%;进口2028.4亿美元,增长2.4%,分别低于整体增幅1.0和4.5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526.7亿美元,增长8.1%。其中,出口2005亿美元,增长7.9%;进口2521.7亿美元,增长8.2%。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逆差516.7亿美元,扩大9.4%。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3047.3亿美元,增长4.4%。其中,出口1960.7亿美元,增长6.3%;进口1086.6亿美元,增长1.2%。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74亿美元,扩大13.4%。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缓慢
第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529.9亿美元,增长9.1%,高于整体增幅1.5个百分点。其中,机械设备出口839.6亿美元,增长12.4%。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放缓。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95.7亿美元,增长3.9%;鞋类出口90.8亿美元,增长2.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品出口204.4亿美元,增长1.4%。3月份,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较2月份有较大回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速却有较大幅度提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受到控制,成品油、煤炭、钢坯出口数量分别下降7.1%、44.6%和63.3%。
国际商品价格下行和国内需求减弱对进口构成了双重制约。第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砂、大豆数量分别增长6%和21.6%,进口价格下跌13.4%和8.2%。3月份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同比增速较2月份有较大幅度回落。
我对新兴市场出口回升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日本出口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2.8%和10.3%,高于整体增速5.2、2.7个百分点,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9%。欧洲经济依然疲弱,第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负增长1.8%。
中国自欧盟进口增长9.8%,自美国、日本进口增速为5.9%和-9.7%,低于整体进口增速。与俄罗斯和巴西的双边贸易增速为33%和11.5%,高于整体进出口增速25.7和4.2个百分点。3月当月,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回升迹象明显。
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继续显现,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第一季度,重庆和河南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53.9%和135.5%,广西、四川和湖南的出口增速分别为41.2%、31.9%和18.7%。传统外贸大省进出口增速趋缓,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出口增速分别为5.4%、2.8%、3.2%和6.1%,均低于整体出口增速;上述四省市进口增速分别为2.8%、-2.9%、4.4%和3.5%,同样均低于整体进口增速。
外部环境影响我国外贸发展
2012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增长呈分化态势,美国经济温和增长,欧债危机虽有所缓解但欧洲经济走出衰退还需假以时日。3月份,经季节调整后的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7%,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显示欧元区制造业经济连续8个月下降,且降幅有所加快。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中国对欧洲出口将维持较低的增长速度,从而拉低我国整体出口增长速度。不过从其他主要国家来看,日本、英国、韩国、巴西和俄罗斯生产指数走势较为稳健,较2月份上升明显。尤其是美国3月份制造业PMI为53.4%,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显示美国制造业连续32个月扩张。美国经济继续以温和到适度的步伐增长是对我国外贸的一大利好。预计随着美国制造业的恢复,未来几个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或有所上升,有利于我国出口的稳定增长,但这尚不足以拉动短期内我国出口增长出现显著快速增长。
贸易摩擦范围扩大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的形式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到技术、环境、劳工、安全等新的形式;由过去的产品和产业延伸到了汇率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外资企业投资环境、政府补贴、国有企业等领域;发起国别不断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救济措施可能进一步增多。贸易摩擦的全方位升级对我国外贸的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一步推进,我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进口量持续增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进口额乃至贸易差额都有较大影响。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趋缓。未来,全球需求继续放缓,加之近期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上涨的支撑因素。但地缘政治因素大大增加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未来的长期走势还存在很多变数。如果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趋缓,我国进口额的增长将会受到相应地抑制,从而使贸易顺差扩大。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激增,不仅会影响全球经济也会在短期内导致我国进口成本激增,顺差减少或呈现短时逆差。
外贸企业信心企稳回升
今年我国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目标下调至7.5%,这是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而做的主动选择。预期目标的下调有助于抑制投资过热,缓解出口企业能源资源的紧张状况,对外贸持续稳定增长也是一个利好。当然,经济增长率的下调会在短时期内放缓内需的增长速度,从而对进口形成一定抑制,但这种抑制不会长期存在。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良好,但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犹存,将对外贸发展产生潜在压力。
虽然今年外贸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企业也面临一些实际的困难,但是企业对外贸企稳回升的信心正在逐渐恢复和增强。2012年以来制造业PMI数据持续上涨,3月份为53.1%。显示企业生产活动在第一季度出现明显的好转。从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指数均继续回升,但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速度较慢;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均小幅回升。总体来看,由于货币政策的略微放松,第一季度经济有所回暖。企业信心普遍增强。
此外,广交会展位申请量的增加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企业对出口的诉求还是很强烈的。截至3月31日,全国外贸出口企业向广交会提交的展位需求量总计达到10.4万个,比去年10月下旬开幕的第110届增长超过12%,这表明当前我国企业外贸出口需求仍很旺盛,企业对于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具有一定的信心。
小结
综合国内外形势来看,我国外贸发展仍处于新的有利时期:外部环境上,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上升,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提高,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区域贸易环境改善;内部环境上,外贸发展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管理环境不断改善,这都为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合分析当前形势,我国外贸增速有可能在第二季度保持稳定或略有回升,但国家应及时关注内外环境的变化,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保持外贸政策继续稳定性和连续性,预判并帮助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加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努力实现“稳中求进”,继续推动外贸的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和平衡发展。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专家 :肖新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