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传承不易 创新很难
生意社4月23日讯 4月21日至22日,以纺织服装专业闻名的东华大学举办了一场“中国历史刺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记者了解到,虽然刺绣市场呈现出红火景象,但传统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中国刺绣在现代时尚中的应用等方面,仍未形成真正良性的互动。
传承
市场浮躁拉低艺术水准,缺针少线竟成巨大困扰
刺绣业似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不少流派进入了地方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非遗传承人的手工艺人,有了政府保护和资助,有了安心研究传统艺术的心境;在礼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上,刺绣获得热捧,明代绣娘韩希孟以董其昌的画作为粉本的绣品,如今拍出的价格甚至高过画作本身;江苏、湖南等地,更是形成了初具规模、运作良好的绣品市场,养活了众多以刺绣为生的绣娘。
但市场红火,也让人心浮躁。一件作品拍卖出高价,必然会招致一窝蜂的模仿、跟风,进而又降低了整体的艺术水准。例如,苏绣首创、多用于绣制中西绘画作品的“乱针绣”如今随处可见,但由于许多绣娘对国画、油画等缺乏理解,没有绘画基础和审美修养,难以处理光影明暗、色调变化等各种关系,刺绣行业设计人员又严重缺乏,绣品大多经不起端详,绣出的人像经常出现嘴斜、鼻歪等形状。
除了市场浮躁导致艺术水准下降外,传统刺绣还面临着原料、辅件等配套缺乏带来的巨大困扰。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刺绣传习馆馆长、沈寿刺绣传人张蕾说,刺绣要使用编织紧密的塔夫绸和色彩稳定、细致的16或24色上好丝线,现在都很难买到;各种刺绣针法所需长短不一、各有“奥妙”的绣花针,如今多半只能在日本、香港等地寻觅;好作品“三分绣七分裱”,刺绣品最好手工装裱,而如今机器装裱盛行,优秀的手工装裱师傅却越来越难找。
上海顾绣的传承人富永萍说,幸好在1978年时订制了一批绣花针,至今她还在小心翼翼地使用着这批宝贵的“古董绣花针”。顾绣所用的绣花针不仅细、针鼻部分也特别小,制作难,用量小,很难找到有能力又乐意生产的企业。“有时恨不得既当铁匠,又会织布、染线和装裱!”
张蕾、富永萍有些怀念计划经济时代,因为那时有专业的刺绣研究所,有专业设计人员提供画稿,有国营工厂定点供应精品原料,完全体现刺绣的理想效果。张蕾30年前学刺绣时,研究所里藏品多,还经常请袁运甫、范曾等大画家来讲课,让她练得了很高的眼界。对于刺绣艺术,“眼高”了才会“手高”,才能培养出新一代大师。
创新
最缺传统文化根底,现代化不等于单纯“炫技”
本次研讨会策划人、东华大学包铭新教授认为,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工艺水平、审美取向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如今,人们对刺绣的价值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不懂得如何吸收和借鉴其精髓。
在包铭新看来,刺绣艺术在努力与时俱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容易走入歧途。比如将“栩栩如生”、“以假乱真”当作刺绣艺术的最高境界,可能将针法技巧发展到极致,却忽略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独特艺术追求和更高审美意境,致使刺绣精品陷于工艺匠气的“炫技”。
包铭新认为,“非遗”传承,要立足于“原汁原味的技艺保护”,也要研究如何“为当下所用”,更多进入当代人的视野和生活,才能更具活力。谈文化传承,培养人是关键。
近代以来,我国苏州、南通等地的纺织服装院校都曾设有刺绣科。但现在学艺术设计的年轻人很少有机会接触、深入了解传统的技艺和作品,感受其魅力所在。虽然近些年在服装设计等时尚产业中,时常有设计师采用传统刺绣纹样来展示“中国元素”,但有些创新应用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让人看了很晕”、“很雷人”;一些国外大品牌采用的中国刺绣,也仅止于清代以来的一二典型纹样,过于单一和肤浅,远未展现中国传统刺绣的丰富积累和神髓。
在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理论部主任卞向阳看来,中国许多城市正在大力发展的时尚创意产业,如何与传统文化符号更好结合,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