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绒山羊亿元市场萎缩 “软黄金”辉煌成历史
5月4日傍晚,庄河市步云山乡“辽宁绒山羊”养殖户王富林在卖完自家最后一批羊绒后长叹了一口气:“今年羊绒收购价每斤才170元左右,去年是300多元……羊绒收购价低,山羊养殖成本却不断增加,今年,大部分绒山羊养殖户恐怕要像我一样赔钱了。”
每年5月份,是大连地区“辽宁绒山羊”梳绒和卖绒的集中期,来自河北等地的收购商会将大连产的羊绒席卷而去,然后送至河北等地加工厂挑拣分级,将其中“精绒”出售给鄂尔多斯等地的服装厂,最后,这些出自大连的羊绒会被用来制作高档羊绒衫或售价上万元的西装。
然而,在这样一条隐藏着巨大利润的产业链条中,大连绒山羊产业却长期退守在最下端的那个薄利环节。曾经饲养总数近30万只,产业规模几亿元的大连绒山羊产业正在逐年萎缩,业内人士估计,如今大连绒山羊的饲养数量已跌破10万只,而这个日益没落的黄金产业如今又遭遇了“价格危机”,在失去高价这根“最后稻草”后,它真的会走上末路吗?
A 大连羊绒遭遇“价格危机”
王富林是当地绒山羊养殖大户,最鼎盛时,他家的“辽宁绒山羊”达到1000多只,但现在剩下了不到100只了。“我打算明年再养一年看看,如果行情还这么低,我就把所有的羊都卖了,转行干别的啦。”王富林介绍,以前,步云山乡养“辽宁绒山羊”的有几百户,而现在只剩下50~60户了。“去年,羊绒每斤300元,所以今年收购价报出170多元时,很多养殖户都不相信,有人惜售待涨,没想到现在的收购价还在跌。”
王富林随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只“辽宁绒山羊”一年平均产1.5斤羊绒计算,100只羊产绒150斤,每斤售价170元,羊绒收入不到2.6万元;一年下来,卖羊羔等收入在10万元左右,合计起来每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而养100只绒山羊,每年仅饲料费用就得6万元左右;加上雇佣2名工人,年工资合计为4万元;再加上兽药、水电费等一系列开支,净利基本为零。然而,这样收支平衡的结果却要搭上他和妻子的全年辛苦付出。
B 产业链上丰厚利润外流
大连某绒山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隋国辉介绍,羊绒的定价权掌握在国际拍卖市场手里,今年,国际市场“精绒”价格走低,由此逆向传导影响到了“毛绒”行情;此外,国内一些服装厂都有去年的羊绒库存,更加剧了今年羊绒的“价格危机”。
“大连地区出售的羊绒主要是最初的‘毛绒’,这些‘毛绒’被河北等地收购商买走后,运到河北当地的一些加工厂挑选分级,一级‘精绒’主要出售给鄂尔多斯等地的大服装厂,生产制作成高档羊绒衫、西装等,利润丰厚;稍差一点的羊绒被卖入浙江等地的服装厂。”
隋国辉表示,长期以来,大连的绒山羊产业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少中下游的深加工企业,因此攫取的往往是产业利润最上层的那层浅浅的泡沫。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辽宁绒山羊”所产的羊绒绒纤维长、绒细度适中,是一种高档羊绒,因此,有人将从大连等地收购的羊绒带到内蒙古,掺杂到当地产的羊绒中,提升其羊绒档次,甚至干脆号称其是“辽宁绒山羊”的绒。
C 大连羊绒软黄金褪色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自己培育的地方优良品种,曾被誉为‘国宝’和‘软黄金’,是我国规定禁止出境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范颖介绍,以前“辽宁绒山羊”饲养区主要集中在庄河市、瓦房店市以及普兰店市的北部山区,总数量曾达到20万~30万只,产业规模在几亿元左右。
而现在,初步估计大连地区“辽宁绒山羊”的饲养量不足10万只。“封山禁牧后,绒山羊只能在笼舍里饲养,养殖成本提高,加上外出打工工资持续走高,很多养殖户放弃了饲养。”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营口等地的“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较好,其由山林回归笼舍后,当地有关部门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和补助。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庄河市“辽宁绒山羊”的饲养量达19万只,年产绒量55吨。而庄河当地一些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庄河“辽宁绒山羊”的饲养量已经降至1万~2万只,已很难形成产业规模了。“以前,大连有两三家与绒山羊有关的加工厂,收购羊绒分拣之后,直接加工成羊毛衫等服装,出口国外。现在因为羊绒产量逐年减少,已经失去了产地原材料支撑的意义,这些企业也撤出了。”隋国辉黯然地说,大连绒山羊的黄金时代恐怕再也唤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