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调研:“正反两面”看危机
生意社6月8日讯 今年前4个月,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近五分之一,面临极大挑战。但行业运行低潮期的同时,纺织企业却也在技术、设备、环保等领域储备实力。中国纺织企业,能否走出危机,迎来行业复苏之后的春天?
6月7日消息(记者王浩)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纺织业受到国内消费不振、出口萎缩严重等因素影响,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近五分之一。
此外,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内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以及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引发的制造业回流,我国纺织行业未来也将面临着很大挑战。
中国纺织业该如何突破困局?经济之声记者王浩近日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中国经编万里行”活动,奔赴江苏常熟开展调研。请听报道。
经编工艺是纺织工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经编产品不仅可以做服装面料,而且在产业用领域有着广泛用途,比如汽车内饰、道路铺设、风力发电机叶片等等。
江苏常熟梅李镇是我国最大的绒类产品生产基地,经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今年纺织行业的困境在梅李镇逐步显现,一些经编企业库存压力开始加大。但在常熟群英针织制造公司,董事长蒋建良告诉记者,今年利润率有所下滑,幸亏是公司研发了新产品,让企业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蒋建良:整体大环境比往年差,毛利率在8%,但今年以来下降了3个点,所以产品很重要,主要是带有功能型的利润率还是可以达到20%。
记者:这是今年新研发出来的产品?
蒋建良:我们去年研发了一年。
记者:利润率20%的就是这个产品?
蒋建良:对,是3D加厚网布。
记者:主要出口哪些国家?
蒋建良:主要是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美国。
目前,全世界共有先进经编机4.5万台,而中国就占了3.8万台,将近9成。伴随着产能扩大,我国经编行业的利润率却在逐年下滑。与此同时,我国经编产品出口均价为1.89美元/米,而进口均价却达到4.52美元/米,这也恰恰说明了,尽管我国是经编生产大国,但附加值高的经编产品仍需进口。对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表示,外部压力正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杨世滨:当你的产品从一个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时候,产品利润率就会下降,那办法很简单,必须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来替代这块,要能够用新的产品去刺激市场产生新的利润,如果一直做老产品,一定是越做越便宜,无论是原料涨不涨。
从重规模到重研发,这个观念的转变已经让梅李镇昌盛织造公司董事长朱岳民尝到了甜头。他们研发的一款沙发面料,几年来光在北美市场就销售了1200万平米。
但今年以来,朱岳民碰到了新问题,由于美国客户不停的压低价格,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无奈之下,朱岳民开始意识到,除了研发新产品,更要注重公司的精细化管理,他投入资金改造仓储管理系统,大幅提高了物流效率。
朱岳民:按照编号,电脑给他指令,铲车直接铲下来,电梯运下去再装箱,又能多放,又提高了效率。我以前没有想到布匹可以像超市一样卖,现在改造之后基本上跟超市一样。
朱岳民说,经过核算,今年以来通过加强管理,企业成本降低了2个百分点,这在困难时期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记者问他,如果银行给你贷款,会怎利用这笔资金,朱岳民回答:
朱岳民:我要把能拿到的钱投入到提高品质上去。
记者:不会再扩大产能了?
朱岳民:产能需要扩大,因为在国内产能已经足够了。如果你把品质提高,价格提高上去,那产值不就跟着上去了么?干嘛去提高产能呢?
记者在梅李镇采访时发现,在行业运行低潮期,纺织企业也正在休养生息,利用这个时期进行技术、设备、环保等方面的储备,等待行业复苏后的机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经济形势有好有坏,好的时候不要高歌猛进,坏的时候更不要失去信心。危机时刻,更应该看到“危险”背后蕴藏的“机遇”。
王天凯:经济上行的时候大家拼命去建,容易规模型增长,那现在不行了,现在谁敢去随随便便投资一个同质化的企业?没人敢投。他必须找出路,而且必须差异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