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丝厂不缫丝会影响卖蚕茧吗
市民来电:“听说桐乡的梧桐丝厂不缫丝了,那今后蚕农的蚕茧卖给谁去啊?”近日,梧桐街道庆丰村王师傅打进本报热线咨询。同时,也有不少市民来电询问关于梧桐丝厂的外界传言,希望记者帮忙核实一下。
记者调查:6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梧桐工业园区的梧桐丝业有限公司现场查看。“整个丝绸产业现在都不景气,现在我市有生产能力的丝厂已经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梧桐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岐炜在记者来访后感慨地说。他介绍,原梧桐丝厂于2003年5月1日改资为私营企业,在2007年搬迁至梧桐工业园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丝绸行业在我市属于支柱产业,由国家统购统销,而现在由于中西部劳动力成本与东部地区相差悬殊,丝绸行业正在朝中西部迈进。
当记者询问企业是否已经解散时,王岐炜说:“没有解散,我们只是停止了缫丝生产。现在企业里还有28名工人,负责厂里除缫丝生产以外的相关丝绸副产品的生产。”王岐炜介绍,丝绸这个行业招工很难,劳动力不配套,耗材多,占用资金大,而且税率比其他行业都要高。几方面综合考虑下来,企业决定停止缫丝生产。
因为缫丝对工人的视力和牙齿的要求都很高,眼睛要盯着机器看,牙齿要不停地“咬结”,把丝头咬齐,所以一般只招18岁至25岁的女性。丝绸业是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女工要在机器旁边站一天,工作长度和强度都很大。王岐炜认为,本地的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现在已经很少能吃得起苦来干这活,而外地务工人员又不会选择做丝厂工人。现在三产服务业很发达,这个年龄层次的外地女性一般都选择去服务行业了,也比干这个赚钱。
对于有些市民关于“丝厂不再缫丝影响蚕农收益”的担忧,王岐炜表示,不必有这种担忧。“我们丝厂本来就以采购广西、云南、山东和江苏等地的茧子为主。本地蚕农所产的茧子一般用作拉丝绵被,只有很少一部分好的茧子卖给丝厂做缫丝用,本地其他几家丝厂完全有能力消化掉这部分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