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无用桑枝”华丽转身
5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组采访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的宜州市桑枝食用菌领路人——广西宜州市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孟娥,拍摄时长3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讲述“食用菌种植大王”韦孟娥的创业历程。
宜州市桑枝食用菌产业已引起外界高度关注,谁也不曾想到,桑枝食用菌产业在宜州由最初的“丑小鸭”变成现在的“白天鹅”。产品远销福建、深圳、广东、香港等地,且供不应求。
取之不尽的桑枝给宜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宜州是全国桑蚕生产第一大县(市),2012年全市桑园面积达30.5万亩,年产桑枝达30万吨以上。但是长期以来,农民把桑枝当柴火或者垃圾,堆放田间地头,导致桑园病虫害频发。“早些年我下村做蚕茧生意,看到农民丢在田头地尾的桑枝,觉得实在浪费,就想着怎么充分利用。”目睹“无用桑枝”,韦孟娥萌生了发展桑枝食用菌的想法。
近年来,宜州市依托丰富的桑枝资源,延长桑蚕产业链,积极培育桑枝食用菌新兴产业。引导经济能人发展桑枝食用菌,既做到桑枝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打造现代循环农业,让企业、群众在实施这一产业过程中充实了“钱袋”。2011年,宜州市生产桑枝菌棒达6016万棒,产菇总量1505.6万公斤,产值达1.5亿元,利用桑枝6.25万吨,占全市桑枝总量的25%。2012年新增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10个,截至4月底,全市生产桑枝食用菌菌棒2900万棒,完成全年任务的56.6%。
政府引导扶持,竭尽所能服务企业。宜州通过招商引资和整合资源的方式,先后建成了宜源、天成、六坡、洛西、合寨和黄龙等6家规模以上食用菌企业;在庆远、洛东、洛西、屏南等10个乡镇建成30个大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思路,出台系列帮扶政策,对桑枝食用菌生产企业和菇农,按生产规模在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或优惠;提供信息、科技、资金、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使一大批食用菌企业纷纷投产,产生效益;加强金融、经贸、土地、水电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有效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企业不断壮大;聘请福建的老菇农来示范、指导,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技术问题;鼓励从业人员外出考察及办班指导双管齐下,培训食用菌从业人员。
“几年前,我退伍回乡,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到柳州、福建、等地考察,还参加了农民青年创业培训班,学习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宜州市庆远镇廖哥山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覃波说。得益于学习培训,目前覃波的基地年产菌棒300万棒,年产值400万元。
借鉴外地技术,吸收消化进行创新。宜州市在实现桑枝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过程中,甘当学徒,虚心引进浙江、福建等地的先进生产设备及经验,结合实践勇于创新。如该市创新性地建造了“移动式”机组制冷技术,既降低了种菇劳动强度,又减少了菌棒损失,每年可为企业和菇农节省500多万元开支。正如韦孟娥所说的那样:“起初做食用菌那几年,数次失败,还亏损了130多万元。听说福建做这个产业有几十年的经验。就辗转拜师,请专家,常讨教,终获成功。”
创新生产销售模式,鼓励企业壮大规模。该市采取以商招商模式,引进外地企业,强强联手,合力推进桑枝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宜源、黄龙、洛西、天成等几家菌棒生产企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造条件,增加生产能力;按照“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发动农民共同参与食用菌的开发生产,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商业运作模式,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参与农户越来越多,纷纷与公司签订菌棒计划生产协议,把菌棒带回家中种植;利好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桑枝食用菌企业吃了“定心丸”,刺激了菇农生产积极性,带动了全市10000多名菇农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助推了桑枝食用菌产业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