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秋蚕订种大减 另辟蹊径增效益
春茧价格的变动跟秋蚕订种量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今年春茧价格降幅大大超出了蚕农的心理预期,直接导致了全市中晚秋蚕订种大减,其中袁花镇减幅超过两成,而周王庙镇和长安镇的订种量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五成。
老农养蚕从一张减到半张
“春茧卖得太便宜了,秋蚕本来都想不养了。”在袁花镇红新村9组,村民许雪芬对记者说道。已经77岁的她今年养了一张春茧,卖了1400多元,跟去年将近2200元每张的春茧收入相去甚远。由于春茧价格低于蚕农心理预期,加上年事已高,养蚕劳动强度较大,许雪芬周围不少亲戚邻居都建议她放弃养秋蚕,不过最后她还是订了半张蚕种,几十年来兢兢业业养蚕,她对种桑养蚕也有感情的。
在海宁市东部,袁花镇属于蚕桑大镇,而今年像许雪芬一样养蚕积极性受挫的不在少数。2012年袁花春茧的平均价格为1570元/担,比去年降低了近3成,全镇今年两秋蚕种订购量9348.5张,比去年减少了3034张,减幅超过两成。
全市两秋蚕订种减幅创新高
今年全市两秋蚕种订购量46280张,减幅32.9%,为1996年以来减幅之最。在我市西部的养蚕大镇周王庙镇和长安镇,订种量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五成。据了解,受去年年底以来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茧丝市场不振,导致今年春茧收购价格降低。
市蚕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介绍,除了春茧收购价偏低,农药、化肥、劳动力价格等成本上升,少数蚕种生产企业违规倾销也是两秋订种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此外,秋冬季节本身气候恶劣,饲养风险高,张产不稳定,也是蚕农信心受挫的重要因素。不过工作人员表示,我市实际秋蚕培育数量要高于这一数据,因为海宁部分地区采购了外地蚕种,我市两秋蚕订种量减幅最大的两个镇,受此影响都较大。
养蚕大户另辟蹊径增效益
袁花镇双丰村的查培祥是海宁市的养蚕大户,目前种植桑园60亩。今年查培祥培育春茧38张,平均出售价格为1400多元/担,秋蚕订种数量也并不多,整体规模比往年有所减少,在养蚕规模最大的2007年,该户就饲养了124张。“今年春茧的价格确实低,我们总体来说收支基本平衡,不亏不赚。”查培祥的儿子,负责桑园管理的查世佳说道。
除了养蚕大户,查培祥还是海宁市的食用菌生产大户,60亩桑园除了养蚕,还通过发展枝条培育食用菌生产,一石二鸟,效益双收。查世佳表示,由于蚕茧价格频繁波动,蚕期雇工困难,效益偏低,2002年开始他们发展食用菌生产,在食用菌生产基地搭设大棚培育食用菌,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成立了菌宝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收益比单纯养蚕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