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摇出来的蚕桑情结
生意社07月13日讯
“加油!加油!”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鼓气呐喊声从远处的河道上传来,顷刻间,几艘快船已到眼前。与平常我们所见的江南木船不同,只见船上共有6名桨手齐齐划动手中的木桨,激起层层白浪,船尾站有4人掌橹,船头还有一名鼓手,击打鼓面,控制节奏。这是在前不久南湖踏白船表演赛上的一幕场景。
在当天的表演赛上,代表我市出征的桐乡一队、二队全体队员均来自洲泉镇清河村和屈家浜村,最终取得了一个金奖、一个银奖的优异成绩。
“踏白船”在洲泉镇又称“摇快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河村每年举行的双庙渚蚕花水会上,还会有本地、外地农民自发前来表演“摇快船”的节目。不过,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如今这项已经演变为民间水上竞技的活动,其实与洲泉传统的种桑养蚕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以前,洲泉镇的农户大都以蚕桑生产作为生存的主要方式。为了养好蚕,自然需要大量的新鲜桑叶。在桑叶紧缺的情况下,蚕农们不得不去附近余杭、德清等地购买桑叶。旧时,洲泉这一带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以木船为主。但是这种木船只有一支船橹,行驶速度十分缓慢,一趟来回至少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采购回来的桑叶早就不新鲜了,不能再用来喂蚕宝宝了。因此,为了加快行进速度,缩短来回奔波的时间,有蚕农就在传统的木船上加装船橹和船桨,船的行驶速度加快了。这就是“摇快船”的由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摇快船”也不再拥有原本用来前往外地购买桑叶的功能,蚕农们更多是把它用于表演,祈求蚕神保佑养蚕丰收。在每年清明节期间,在热闹非凡的蚕花水会上,我们依然能在洲泉的河道上目睹河道“摇快船”往来如梭的身影,感受千百年来洲泉蚕农积累下来的非凡智慧和勤劳朴实。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