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纺织服装企业过冬 放松利润那只手
生意社7月23日讯 上周,阿迪达斯宣布因劳动力成本上涨,将关闭在中国的唯一生产工厂,据查询30家纺织制造类上市公司年报,其中预亏和预减的共计20家。据国家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面近两成。而据重庆市经信委数据,我市轻纺工业经济运行呈下行走势,1~4月我市轻纺工业产值增幅与去年底同期相比,回落了17个百分点。在纺织服装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挑战?本期老板下午茶,邀请到了西部最大童装企业重庆达兴儿童用品公司董事长张垕瑛、重庆段记西服董事长段远红、重庆小平布艺行董事长李晓平等3位民企老板就纺织服装业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并请专家重庆市轻纺服装商会秘书长李勇进行支招。
行业大环境不景气
重庆商报:纺织行业的大背景究竟如何,企业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李晓平:我从事纺织行业有30多年了,今年纺织业不太景气,因劳动力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纺织品价格也在下滑,别说利润了,能把工厂维持下去就不错了。我市的纺织企业主要集中在回龙坝地区,以前有700多家企业,而今还存活的企业仅剩一半左右。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为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配套,因江浙企业出口订单少,自然影响到我市配套企业,很多企业都关门了。
张垕瑛:我从事童装已40年,公司的“宝贝小猪”童装品牌也成立了20多年,尽管大背景不景气,但童装市场却是一个金矿,刚刚迎来春天。2000年至2010年前十年,是男装、女装和鞋业品牌崛起的时代,而眼下的这个十年将是童装、家居装和时尚品牌崛起的时代。据资料分析,我国现有3亿儿童,2010年我国童装消费突破650亿元,我们公司在重庆商社、重庆百货两大系统销售中表现出色,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增长了33%。
段远红:目前来看,西服市场的发展前景可观,整个行业产值稳步增长;金融危机后,东部沿海企业向西部梯度转移,给我们重庆服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也逼使重庆的服装企业提档、升级,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增强科技含量,走品牌路线。尽管有压力,服装行业的老板仍然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和春天,我们将继续加强同东部沿海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合资,共同发展。
瓶颈成本压力增加
重庆商报:企业具体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李晓平:我市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来料加工,虽然原材料价格从原来的4万元/吨,降至现在的2万元/吨,但电费、劳动力成本却上升了。如企业用电每度0.8元,价格比山东都要高0.3元。劳动力方面,工人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而我在非洲考察时发现,当地工厂工人的工资才1000元/月,这也是一些国际服装企业搬迁的原因,我们已经没有了劳动力优势。
张垕瑛:在巨大的童装市场中,本地企业普遍面临着终端渠道建设的问题。虽然公司与国际一二线品牌的同场竞争中毫不逊色,在重百、新世纪两大百货卖场中,销售业绩都居于同类品牌前三位,因是内地品牌的原因,商场的品牌规划格局问题,位置一直不是很理想。这是本地服装品牌做大做强中,普遍面临的一个发展瓶颈。同时由于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用于扩大经营生产的资金受到牵制,高额的银行利率等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段远红:段记西服作为重庆的老品牌,我们在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知名度较高,声誉良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困难;段记西服在重庆是知名品牌,但我们不是中国驰名商标,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往往比较重视品牌,这就给我们在发展当中带来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招投标的时候,会受到很大限制。
应对减少利润共渡难关
重庆商报:面对压力,企业如何克服?有些什么样的想法?
李晓平:为应对纺织业的不景气,我经营的布艺产品中,针对VIP客户,推出了8.8折优惠,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作为企业老板,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节约成本,缩小甚至不要利润,与经销商一起让利,和企业员工们一起共渡难关,把工厂维持下去,等待东山再起。
张垕瑛:今年计划产值1.38亿元,做大做强童装市场。希望借助政府的扶持,处于对我市本地品牌的支持,在我市的大中型商场中,为本地服装品牌争取到更好的柜位。同时公司将依托社区资源,成立社区专卖连锁店,在全国市场推广“宝贝小猪”品牌终端店铺,提升国内知名度。另外希望政府和银行加大对重庆服装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行业中建立小额担保贷款机构,针对企业资金运作方面给予支持,扩大民营企业的资金链,让企业健康发展。
段远红:下一步段记将从品牌着手,争取在2年内拿到中国驰名商标,同时邀请港台明星嘉宾为段记西服代言。作为渝派服装企业,80年代初期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产品供不应求。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企业被淘汰了,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拥有雄厚技术力量。建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着重打造企业的品牌、质量以及对市场的进一步扩充,多参加国内外的服装博览会,打响重庆服装品牌。
支招抱团发展渝派服装
李勇:重庆纺织服装企业要突破瓶颈走出困境,或者做强做大,首先就要重视品牌。重庆的服装市场目前已是全国性的市场,各地客商看重的就是与众不同的品牌款式,注重“重庆设计”而不是“重庆制造”。所以企业必须放弃旧模式下一味的抄袭模仿他人的款式,转型走自有品牌的原创道路。
其次,企业要走上服装集群化发展,打造重庆的服装产业园区,形成抱团发展趋势。因为重庆服装企业多年来都处于企业小而分散的状况,受困于厂房限制,抱团式发展则让大家的力量更为集中,园区也将引进更多的服装企业前来进驻,带动生产厂房的环境会日益改善。当几百上千家服装企业聚集在一起,将吸引全国各地的卖方前来参观考察,可大幅度增加订单。
此外,集群化发展还能让各个服装企业各显特色,形成配套的、差异化发展,也可根据客户需要随时调整企业生产模式,这样也会致使外贸订单大大增多。
另外,我市企业还可考虑与国外品牌服装公司强强联手的模式。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创意才能兼备的设计师以及优秀的研发团队等手段,与国外知名服装企业进行合作,融入新鲜血液,既可以将国外的时尚元素带进款式设计,又能借助外资企业的国际地位打造品牌效应,还可将企业服装带出重庆,带向世界的舞台。
记者 杨道彬 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