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形势严峻 棉纺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告急
近日,华孚色纺(002042.SZ)及黑牡丹(600510.SH)2012年半年报出炉。两份报告中分别显示,华孚色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91亿元,同比下降0.84%;净利润5117.84万元,同比下降78.78%。而黑牡丹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6.17亿元,同比减少0.98%。
自去年下跌以来,棉价便一直走下坡路。加上外需不振,而劳动力及原料成本又不断上涨,棉纺企业订单转移,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
汪前进表示,不仅是棉纺企业,化纤、服装企业都出现了下滑甚至亏损的状态,“和行业的大背景是一致的。”
棉价低迷
棉花价格的走势直接影响棉纺织企业的盈利状况,棉价低迷,棉纺企业产品价格不得不大幅下降,以致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从去年下跌以来,棉花便一直走下破路。2012上半年棉价延续了“过山车”行情的跌势,从20000元/吨持续走低,到6月30日止,棉花价格在18500元/吨左右。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至7月末,3A级地产棉价格在18300元/吨左右,去年同期同品级棉花价格在19900元/吨左右。内外棉价差倒挂“助推”了棉价的进一步下跌。“即使存在高额的关税进口棉花,但是国外棉价进口到国内依然低于国内棉价,且本土地产棉品质一般,更多的企业都会选择进口棉,或者选取高品质的新疆棉,而疆棉运输问题一直凸显,市场上需求的棉花品种量少,而企业不乐意的棉品则是库存大量,积压难出。”生意社分析师陈长松表示,截至7月末,国内外棉价差达4500元/吨左右。
6月末7月初,经历了3个多月单边下行的棉花现货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反弹。陈长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棉价最低位达到1.8万元吨左右,二季度以来市场有所缓解,七月棉市持稳,但价格区间依旧落于1.8万稍看上,市场悲凉。”
7月份,对于棉价的小幅回暖,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棉花价格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下半年棉花价格企稳回升将使企业利润得到回升,棉纺企业形势将出现逆转。陈长松则认为,7月的上涨,只要是消费市场的短暂回暖,属于区间调整,对整个行业起不到大的支撑作用。短期内,或将延续短暂回暖,而后市仍然会延续疲软的态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出口形势严峻
“现在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产品卖不出去库存比较高,整个产业链都面临高库存的情况。”汪前进表示。他认为,现在棉纺行业需要面对的不仅仅只是棉价问题,更重要的还是终端需求情况。棉纺企业作为中间环节,它最终的消费需求取决于终端消费,终端消费不济最终会反映到对上游原料的消费。“需求好的话,即使棉价高点,市场也可以消化。”
今年以来,国内主要出口地欧美市场危机不断。国际需求的不振,严重影响了各国经济形势及棉纺织行业的景气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原棉价格持续下降,色纺纱价格也不断下降。
据海关信息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纺织原料及制品110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9%,较去年同期26.7%的增长速度回落25.8个百分点。服装及饰品类产品出口814.9亿美元,同比增长2.6%,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9.7个百分点。
“国际需求低迷使得我国棉纺产品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一些企业的销量出现大幅萎缩。”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这样表示。
棉价低迷、需求不振影响产品价格,劳动力成本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也是棉纺企业不堪重压的原因。
宋杰凝告诉记者,长时间以来,我国在廉价劳动力成本上非常具有优势,所以一些缺乏远见意识的企业在获取高利润的同时,没有将资源更多地投放到技术改进和管理水平提升上,而是在原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裹足不前。“在如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自然是举步维艰。”
近年来,国内劳动力不断上涨。“此前阿迪达斯在华的最后一家直营工厂迁走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陈长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液化气、柴油,都是纺织机械所用的能源,整个7月份,这两样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7.71%和4.06%。”在成本上涨这一因素上,陈长松这样补充。
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原材料棉花价格低迷,棉纺企业很多订单都转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棉纺企业自然不好生存。
百隆东方在其公告中就指出,部分客户向有一定价格竞争力的东南亚等国家转移订单正是其业绩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过,汪前进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纺织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比较快,低端的产品和东南亚等国家比肯定不具备优势,逐渐转移出去也是一个大优势。“企业肯定不能一直处于低端,因为基本上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和东南亚等国家比,我们的中高端市场还是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的。”
“预计今年下半年棉纺企业不好的状况还是会继续延续下去,纺织品出口形势依然会非常严峻,行业整体效益增速将较上半年进一步下滑。”宋杰凝表示。
控制成本成短期出路
外围经济环境不振,内部又存在成本上升、需求下降等多方问题,棉纺企业必须给自己找到一条出路,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企业倒闭。
“在目前的状况下,企业只能提升自身的能力,政策上的扶持力度有多大的话,政府肯定会衡量各方利益的。”汪前进如是说。
一些行业内人士呼吁政策提高配额,来缓解企业面临的棉价压力。但政府针对棉花分配的进口配额,需要在保护国内棉花产业喝兼顾棉纺企业间寻找平衡。“过多发放配额,会被国内棉花造成很大的伤害,毕竟国棉和外棉价差很大。”汪前进表示。
陈长松认为,在如此棘手的状况下,产业转移,提高产品科技性显得格外重要。“企业需要从高科技入手,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但这个瓶颈很难突破,都知道这样,但是关键实施起来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所以有。”
“企业需要做短期以及中长期的打算。中长期肯定是产业升级转型、提高产品质量及档次。短期来看,在外部环境非常恶劣的形势下,企业必须考虑到尽可能的压缩成本。”汪前进最后这样指出。
这样来看,企业目前能做好的唯有控制成本。而压缩成本,自然就和技术研发联系上了。宋杰凝认为,欲缓解企业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就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其次,企业还需要发挥创新思维能力,积极开发高附加值衍生品,提高产品的利润率。他表示,拓宽市场渠道,将产品更多地卖向非洲、南美洲等地区,逐渐摆脱市场单一性带来的风险也不失为棉纺企业后续生得以存的一条明路。
“现在很多企业干脆就停产歇业,干等这行业的整体转好。后续可能会有一大批实力较弱的企业倒闭,特别是以出口外贸为主的企业。”陈长松最后这样表示。
“整个行业的根本好转,可能还要等到国际经济复苏更加稳固、更加明朗才会出现,或者行业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也行。”宋杰凝表示。
(实习记者 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