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顽疾
生意社8月28日讯 对于生产信息化建设中的生产运作流程信息化,虽然当前遇到了一些困难,然而企业一旦突破生产数据归集与生产插单瓶颈,企业将进入良性扩张阶段,必将迎来企业的二次腾飞。
大多服装企业生产信息化的实施困境,并不是因为产品不适合,或者资源投入不足等,而是对服装企业产品数据归集与生产插单两个瓶颈问题把握不足。
生产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实施生产信息化,不但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质量、缩短交货期等管理目标,同时也是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SCM(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软件配置管理)、CC(Creative Commons,知识共享)等信息系统实施的前提。因此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第一要素就要做好生产信息化工作。
\
服装企业生产信息化工作大概可以划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技术信息化与岗位信息化,这个层次的信息化工作相对简单、较易实施,实施企业都很快尝到信息化的甜头。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采购岗位的工作简单化,以订单物料需求计算为例,在过去,每次设计定稿后,采购人员需要将图纸抱回家算上几天,然后才能知道物料需求,而应用信息化软件后,这一工作可以在一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个层次是生产运作流程的信息化,主要内容是实现从设计、采购到生产出成品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包括物流存储、成本以及质量的相关内容。生产运作流程的信息化实施状况并不理想,大部分企业仅是在进销存等电子账簿应用上有所突破,而生产信息系统的真正价值,即在成本、质量、交期的促进上,仍有一定差距。
为了实现对成本、质量、交期等生产运作指标的改善,很多服装企业在2007年更换了信息系统,并进行了第二次实施甚至第三次实施。然而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一方式并没有多大改善,基本还是原地踏步。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正略钧策咨询公司认为,广大服装企业生产信息化的实施困境,并不是因为产品不适合,或者资源投入不足等,而是对服装企业产品数据归集与生产插单两个瓶颈问题把握不足。
数据分类与归集
服装生产企业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最大的不同,是服装款式以及产品要素非常多,如有些时装公司,每年设计的服装款式达几万种,投放市场的达几千种,如何对这些服装款式及产品要素进行不同维度的分类和归集,是服装企业最大的管理难题,也是服装企业生产信息化最为核心的地方。
一个服装产品,要使各个管理层面的信息得以有效归类,必须从两个维度进行描述,一是时间维度,即设计、试穿、工艺移交、材料移交、生产等,一个是产品本身属性维度,如系列、工艺路线、材料、颜色等。以产品本身属性为例的产品模型全景图。
◆系列维度:
使产品能够按照品牌、系列、款等进行归集,解决成本核算、成品库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工艺路线维度:
对裁床、缝制、整烫、装箱等活动的数据分类与归集,不但解决工单的进度跟踪,还将有效的解决计件工资问题。
◆材料维度:
对通用材料、专用材料以及边角料数据等的管理,将解决安全库存与材料的合理利用问题。
◆颜色维度:
对颜色的归集处理,对于解决产品颜色管理甚至染色工序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的生产信息化产品软件中,大部分软件产品仍套用传统制造业的ERP思维,未对这些数据进行纵向梳理,没有形成这些维度的数据流,因此导致了生产系统越用越乱,更谈不上利用系统进行决策了。
生产插问题
生产插问题是生产信息化的第二个难点,也是服装企业最迫切的需求。然而大部分信息化系统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却是微乎其微。
如何保证在季内有货卖,在季后无库存?是服装企业运营首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库存来解决有货卖的问题,对于季后无库存一般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打折出售。然而,随着服装企业的发展以及产品季越来越短,产品款式越来越多,产品库存也是越来越大,10亿销售额就有10个亿的库存,企业利润都变成了库存,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传统备货方式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不可行。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可能,以信息流代替物流,通过提高响应速度来满足客户需求。
具体在生产信息化上,就是生产系统必须有强大的插单处理功能,能够保证在不影响新品生产的基础上实现顺利加单(翻单)。这一方式已在西班牙的ZARA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单率达到了70%,既回避了库存风险(过季库存小于15%,而一般企业为30%~40%),又获得了高额利润,获利率为9.7%,远大于美国第一大服饰连锁品牌GAP的6.4%。
在国内服装企业的生产信息化实践中,无论是国外知名软件如SAP,还是国内软件均不理想。如常州的艾贝服饰在实施SAP生产模块后,由于实际业务操作的不标准与主数据的问题,导致一天有14~15小时的工作量,计划需要进行频繁调整,实施SAP反而使工作更加复杂化,国内信息系统则是基本上不提供插单运算功能,只提供用户的手工排序功能。
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建议用户在生产信息化实施中,无论购买实施哪一类软件,均要求软件实施方对插单功能进行定制,即按照企业自身生产流程,设计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经过双方论证后,进行定制化开发实施,以满足企业快速反应的需要。
总的来说,生产信息化建设相对于渠道信息化、客户关系信息化,起步较早,也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对于生产信息化建设中的生产运作流程信息化,虽然当前遇到了一些困难,然而企业一旦突破生产数据归集与生产插单瓶颈,企业将进入良性扩张阶段,必将迎来企业的二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