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缓解粮棉争地矛盾不妨盐碱地里种棉花
生意社8月29日讯 我国北部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的滨海地带和岛屿沿岸,广泛分布着各种盐碱地,如若能改善这些土壤的理化性能,就可能使其成为耕地。而棉花属于耐盐能力较强的一类作物,有盐碱地“先锋作物”的称号,属于直根系,根系发达,根深可达地下2米以上,可尽可能多地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属于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的高抗逆性农作物。在盐度0.3%以下的土壤中,棉花均可正常出苗、生长发育。而小麦、玉米等作物,在土壤含盐量到0.1%时,就有受抑制的表现。因此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把眼光投向了这片盐碱地,在盐碱地的棉花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及工程改造等多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有效进展。
改变种植思路,盐碱旱地不妨种棉花
据调查,目前全国各地的滨海盐碱旱地长期以来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基本上靠天吃饭,收成差、收益低。相对粮食作物,棉花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是典型的先锋作物,而且这些盐碱旱地地区雨热同期,秋高气爽,土壤富钾,具有生产优质棉的生态条件,优势比较明显,如果将其改种棉花,可以取得较好的收成。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滨海盐碱旱地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产量低而不稳,两季亩产只有200—300公斤,亩收益只有500元左右。2007—2009年,沧州市农科院在海兴农场建设1700亩滨海盐碱旱地现代化植棉技术体系示范田,平均亩产籽棉达到了200公斤,亩效益在1000元以上。2010年,在南大港农场推广面积5000亩,平均亩产达到250公斤,亩效益在1200元以上,植棉效益比较明显。
因此,开发利用滨海盐碱旱地发展棉花生产,向滨海盐碱旱地要棉花,一是可腾出高水肥耕地用来种植小麦、玉米,有利于缓解粮棉争地矛盾,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可腾出高水肥耕地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有利于发展蔬菜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因此开发利用滨海盐碱旱地发展棉花生产,对缓解粮棉争地、粮菜争地矛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技术虽好,还需国家支持引导
但是,目前开发利用滨海盐碱旱地发展棉花生产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在认识上,充分开发利用滨海盐碱旱地资源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转变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共识。二是在科研投入上各级政府既没有资金投入,也没有项目扶持,基本靠地方农业部门和科研单位自发地进行示范和试验。三是基本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专项资金支持。比如专用农机具的配套。目前,适用于滨海盐碱旱地开发应用的集点水、播种、喷药和铺膜为一体的配套农机具日播种面积30亩,每300亩棉田需配置一台,每台4000元。再比如节水设施,重点是组装膜下滴灌设备,管道集成安装,每亩需投资1500元,一次投资,多年使用。其中永久性管道集成安装费每亩1300元,薄膜滴管每亩需200元。还有盐碱地工程改良,主要是挖3.5×3米淋盐集雨沟、修建50米宽的台田、平整土地等,每亩需一次性投资400元。这些投资都比较大,不是单个的农民和农业部门、科研单位所能承受的,因此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持。四是基本种植技术已经成熟,但是配套的其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搞好总体规划设计,开展更深入的技术研究。
积极发展滨海盐碱旱地棉花生产,缓解粮棉争地矛盾
发展滨海盐碱旱地棉花生产,不仅可以解决棉花与粮食争地问题,还可以发展新棉区,实现棉花生产的战略东移,为此建议:
一、各省建立滨海棉花试验站。广泛吸收省内外棉花科研、教学、生产、农机、土肥、水利等方面专家开展滨海盐碱旱地技术推广与创新。一是推广滨海盐碱旱地现代化植棉技术;二是研究探索以中度及重度盐碱旱地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构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省工简化栽培体系。
二、增加投入,加快盐碱旱地开发利用。采取农艺措施、农机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对新棉区盐碱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资金支持,主要是在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植棉机械、节水浇灌等环节给予补贴,改善生产条件,改变种植习惯,推广先进植棉技术,促进棉农增收。
三、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各省滨海盐碱地区,人少地多,适宜发展规模经营,应鼓励大户承包土地发展棉花生产。应研究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通过大户承包经营,实现滨海盐碱地棉花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从而吸引民间投入,有利于滨海盐碱旱地的快速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