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奉行品质至上
生意社9月6日讯 展出面积4万平方米,展场内共设900个标准展位。分为五大展区:海外高级时装展区,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海外品牌组成,占展区总面积的40%,较去年增加15%;大连企业展区共有60家企业和10个设计师参展,占总面积20%;来自全国32个城市的民族自主品牌和面料辅料及时尚饰品展区,占总面积的40%;国际时尚亚麻流行趋势发布,位于世博广场大堂;新增设国际服装服饰精品图书展区。星海会展中心以零售为主,设500个展位。
着力提升展会品质
这些年来,通过大连服博会引进的国际品牌,包括阿玛尼、杰尼亚、施华洛世奇等在内,累计超过700余个。“品牌引进平台”功能在国际上形成了很高的影响力。
今年,欧洲经济不是很景气,服博会想方设法延伸展会服务功能,增强海外客户参展信心。如与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携手,组建700平米的马尔凯大区时尚生活馆。目前,已确定White lab culture、Fabio Anibaldi、Dario Clotti、Estele、Tombolini等18个品牌参展。还与日本领事馆合作,规划750平方米的面积,推出日本时尚生活展示馆,以推介日本品牌服装、珠宝首饰、高级定制、和服、运动装等为主。另外,大连东北亚国际品牌商品交易中心也以1500平米的面积大规模展示旗下50余个海外品牌。韩国的PARKLAND以近600平米的面积参展。同时,加拿大设计师团队、台湾纺拓会、台湾手套工会等机构也携其优秀品牌同期出展。海外品牌展出数量超过历届。
创新贸易对接模式
商贸对接始终是展会吸引商家参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届展会,组委会邀请了美、英、加、德、瑞典、爱尔兰、新西兰、新加坡、南非、日、韩等32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50多个城市的贸易商、采购商及专业观众3万人次参会。海外客商较去年增加30%。
以往贸易商召集到会后,由其自行寻求贸易机会。本届展会,组委会创新了贸易对接模式,在对接的实效性上下功夫,进行详细的展前贸易需求调查,增强现场对接、交易的高效性。组织了服装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的“面辅料采购商和供应商对接会”;另外,2011年举办的“跨国专业买家采购会”深受海内外参展商、贸易商欢迎。今年,组委会总结经验,扩大了该活动规模、加大了海外采购商的邀请力度和范围、增加了洽谈场次。同时,为给地方产业提供更多贸易机会,还单独为普兰店市组织了“中国西装名城、大连企业与全国产业集群地经贸对接会”和“携手保税区———第二届跨国专业买家采购会”。
拉动地方产业发展
服博会多年来一直努力推广和宣传本地企业,希望搭建好为企业所用的展会平台。2011年展会期间,在全国182个产业集群地中,普兰店市政府获得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唯一认证的“中国西装名城”,使大连服企集体迈上一个新台阶。
为了扩大西装名城的影响力,带动面料、辅料等产业共同发展,振兴大连服装产业,普兰店市将和龙头企业大杨集团联手在本届服博会上宣布共同启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帮助中小企业整合并合理使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抵御竞争风险,使普兰店市和大连市涌现出更多的管理规范化、产品多样化,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同时,为了展示大连服装近几年发展状况,为大连企业拓宽海内外贸易渠道掌握更多的流行信息,本届服博会专门为大连服企和知名设计师精心搭建了大连展区。届时,已连续23年参展的大杨集团和跻身中国服装百强的桑扶兰以及思凡、碧海等企业将以大阵容亮相。曾荣获中国十大设计师的于泽政、韩力、周红、任平等大连知名设计师也将带来最新设计的精品。同时,还将组织国际服装设计大师与大连设计师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
据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办公室副主任杨岐介绍,大连服博会迄今为止已举办了24届,特别是近三年来,在深化商务部赋予大连服博会“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时尚创意及流行趋势的发布窗口”、“国内自主品牌的推广及孵化基地”三个功能定位的同时,又重点落实了李万才市长关于展会要成为“拉动地方产业的主要载体”这一定位。目前博览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单一的展、销功能逐步延伸,在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工贸结合、提升城市化服务功能,尤其是对地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仅2011年,通过展会进入中国市场的就有加拿大的JUMA、意大利BYBLOS等52个国际品牌;直接或间接促成的交易额达到6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