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纺织产业之路可以这么走
生意社9月17日讯 伴随着模特们靓丽的身影走下T台,为期三天的第十四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昨完美谢幕。目前,我省纺织行业虽然受到外需不振、内需趋缓等因素影响,但1-7月,全省纺织行业完成业务收入已达6588.5亿元,同比增长7.4%。而本届服装节上,江苏纺织人又用这么一串事例告诉大家,我省的纺织服装产业之路可以这么走……
一棵黄麻与椰丝热熔合成在一起,制成2厘米厚的床芯材料后,不仅身价倍涨,而且面世半年,被全世界60多家床垫生产家争先预定,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也可制成建材,变身为墙纸和地板。据悉,2014年青奥会所有场馆均将采用这样的墙纸和地板。这便是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历经10年、投入两个亿于今年上半年刚推出的3D魔维绿色新材料。
有这么一款内衣,将能净化空气、提炼抗癌物质的红豆杉制成木浆,再加工成红豆杉纤维,与棉纤维等按比例混合编织成面料。不仅保湿、抗菌,手感还十分柔顺。这是红豆集团推出的新技术,今年7月红豆杉新面料已被认定为省级新产品。
正是从技术着手进行突围,这些企业屡屡冲破市场困局:前8个月,红豆集团5个自主品牌的服装销售收入增加20%,集团还投资两亿元搭建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实现现货交易流通;紫荆花公司研发的黄麻面世,不仅可缓解目前纺织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黄麻的产业化经营。这两家企业只是江苏服装业技术突围的缩影。1—7月份,我省新产品实现产值418.2亿元,同比增长35.3%,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0.9个百分点。
有的企业则通过市场创新的方式走自己的路。如阿仕顿、海澜集团等品牌服饰,他们紧紧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实现了连锁规模和品牌效益的双赢。
提到阿仕顿,不得不说他的“SPA模式”。从生产到零售,都是公司统一控制,没有中间环节,有效地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由于近距离接触消费者,能快速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拓出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平台。
像阿仕顿这样注重市场创新变革的还有海澜集团。年营业收入90亿元的男装品牌海澜之家,不投资门店,不支付员工的工资,不生产服装,只注重研发设计和产品标准,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向品牌运营商转身,成为全国较大的服装连锁企业。
除企业外,各服装基地也各出奇招,打破原来行业的局限,用创意园的平台拯救传统纺织业。
首当其冲的就是“慢城”高淳,他们看好“品牌价值”这块蛋糕,推动原有的160多家服装代加工厂,从被动的传统加工获利模式向自创品牌方向转型,并面向全球引进孵化1000个服装品牌创业者和服装设计师,形成品牌注册在高淳、运作在各地的模式,争取在2015年打造200个服装品牌、30个知名品牌。同时,通过品牌与创意虚拟聚集区的建设,为服装企业搭建了转型升级平台,为高淳的服装产业树立了一个整体的品牌形象。
如果说高淳的idea可行,那常熟虞山在1.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展开的“2.5”纺织创意的想法也很完美。虞山将交通便捷的工业园打造成纺织产业的创意集聚区,并提出了一个“2.5产业”的构想,将介于二产和三产之间,不在园内制造、流通,却有着大量创意的研发企业和掌握终端销售的企业引进来,并提供金融、贸易、物流等完善的配套功能,在园区内实现研发型企业与营销型企业的有效结合,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记者 张韩虹 许雯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