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来凤旧司:桑蚕之乡蚕农今年收入预计将超400万
“田师傅,几时收茧子?”“老人家,下星期三背来。”9月19日,在来凤县旧司乡岩朝门村,59岁的田桂云拦住来凤县富源蚕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向柱柏。“秋茧可以卖多少?”“技术不好,产量不高,没得几个钱。”老人十分谦虚。在一旁的向柱柏告诉记者,老人养了4张蚕(一张约25000条蚕),前两季鲜茧卖了6000多元,秋茧可以收入2000多元。
金灿灿的季节,记者走进“桑蚕之乡”来凤县旧司乡。秋风萧瑟,唯有满目桑园的绿叶在地里摇曳。桑田里,蚕农正在摘桑叶。“桑叶摘1斤二角五,手脚快的,一天可以摘400多斤,收入100多元。”“3年前,采1斤桑叶卖一角多,价格低。”采桑女吴志英说。“桑叶价格涨了,外出打工的村民撵回家门口挣钱。虽然苦了点,但可以照看家里。”养蚕大户田志祥说。旧司的桑蚕正在形成产业。
然而,旧司的桑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0年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蚕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毁掉了5000多亩桑园,旧司桑蚕之路举步维艰。“那一段岁月,是旧司蚕农的伤疤。”向柱柏说。几年前,旧司乡党委、政府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把养蚕作为支柱产业抓。蚕农经历了从作茧自缚到“做”茧致富的嬗变。
“成立专业合作社,免费为蚕农供种苗,小蚕散养变成了合作社供育;搭蚕台养变成地面省力法养;补贴资金建养蚕大棚;推广方格簇上簇,解决上茧率不高的难题……”在向柱柏的眼里,这些举措,蚕农收入一年好过一年。
“前两季鲜茧收入近16000元,这一季秋蚕可以卖11000多元,接蚕有2张,还可以收入2000多元。”田志祥给记者算起了收入账。在马家沟三组蚕农姚金桃的养蚕大棚里,她和养蚕工正在给秋蚕撒“最后的晚餐”,棚里,62万多条秋蚕,白茫茫一片。蚕吃桑叶的声音沙沙作响。“今年90张蚕,毛收入超过10万元。”再三追问,姚金桃说出了全年收成……
2012年,旧司乡养蚕3000多张,预计售鲜茧13.5万公斤,蚕农总收入超过400万元。“‘十二五’期间,全乡计划发展桑园2万亩,年产鲜茧3200吨,年产值过7000万元……”向柱柏和蚕农一起,“做”茧致富的目标,正用勤劳双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