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加快创新谋发展 做强做大广西桑蚕产业第一大市
近年来,广西河池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本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区位优势,积极承接桑蚕产业转移,做强做大桑蚕产业。2005年以来,该市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已连续7年稳居广西第一。目前,全市桑园总面积发展到71.3万亩,桑蚕生产已遍及11个县(市、区)116个乡(镇)1050个行政村,参加种桑养蚕农户23万多户。宜州市桑园面积发展到30.5万亩,成为全国桑蚕产业第一大县(市)。
2011年7月5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宜州市召开全区现代蚕业工作现场会;2012年9月18-19日,中国蚕学会、自治区农业厅在宜州市召开全国现代蚕业创意创新创造跨越发展现场会。河池市桑蚕业的迅速崛起,有力地推动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而且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五措并举,主动承接“东桑西移”
近年来,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主动承接“东桑西移”,积极打造优质桑蚕茧丝绸基地,推动河池桑蚕产业加快发展。
(一)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把发展桑蚕产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扶持桑蚕产业加快发展。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河池市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关于做大做强“三特”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等支持桑蚕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投入桑蚕产业开发财政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201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五大工程”的决策部署,把桑蚕产业列为产业增量提质工程和开发扶贫工程的重点产业,从政策层面统筹推进优质桑蚕茧丝绸基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为该市承接“东桑西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基地,示范带动。该市在扩大桑蚕产业规模的同时,紧紧围绕“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目标,积极创建“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桑蚕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升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2008年以来,全市筹措投入“三高”蚕业示范片建设资金740多万元,创建核心示范片51个、面积共2.6万亩,带动农民扩大发展桑蚕生产。2011年末,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68.67万亩,鲜茧产量172.17多万担,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36.02万亩、87.47万担,分别增长110.3%和103.4%;桑园面积、鲜茧产量约占全区的30.38%和37.23%,约占全国的5.53%和7.72%。今年1—8月,全市扩种桑园2.63万亩,桑园总面积达到71.3万亩,鲜茧产量112.2万担,产值19.08亿元,预计种桑养蚕实现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0元以上。
(三)组建协会,搞好服务。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牢固树立“服务蚕农、促进增收”的意识,千方百计为蚕农搞好服务,不断提高农民养蚕成功率。在广泛开展服务的基础上,该市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按照“自愿加入、自由退出、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以蚕区村屯为单位,积极引导蚕农成立桑蚕协会,发展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2008年以来,发动蚕农组建桑蚕协会22个、会员3.46万人,形成了“企业+协会+蚕农”的发展模式,增强了蚕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升桑蚕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四)推广技术,提升效益。该市以农村党员大培训等科技培训为抓手,大力培训蚕农,提高农民科学养蚕技术水平。2006年以来,每年举办各类桑蚕技术培训班1200期以上,培训蚕农8万人(次)以上,使新、老养蚕户大都能掌握一到两门先进实用新技术。同时,全市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大蚕简易大棚饲养、省力化蚕台养蚕、新桑园快速成林丰产、低产桑园改造等标准化新技术,不断提升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2011年,全市平均亩桑产茧达到125.4公斤,比广西平均水平102.3公斤高出22个百分点,是全国平均水平53.3公斤的2.35倍。
(五)强化管理,增强后劲。2000年,该市率先放开蚕茧市场,允许具备条件的个体私营企业主等参与蚕茧经营,疏通了蚕茧收购、流通环节的“瓶颈”梗阻问题。同时,该市切实加强蚕种购销秩序和鲜茧市场的整顿,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强蚕种管理、鲜茧收购管理、蚕茧质量管理的政策措施或管理办法,使蚕茧生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农业行政执法检查,相关部门在鲜茧收购期间定期深入基层一线检查,对收购不合格鲜茧的烤房业主从重从严处理,并重拳打击蚕种无证经营和鲜茧乱收购行为,确保桑蚕产业健康发展。2008年以来,全市查处违规经营蚕种案件10多起,为蚕农挽回经济损失480多万元。
二、三化互动,做强做大桑蚕产业
近年来,该市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的桑蚕生产基地县、乡(镇)、村(屯)和专业大户,进一步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发展,做强做大桑蚕产业。
(一)因地制宜,促进布局区域化。2010年,市本级财政安排10万元经费,及时启动全市桑蚕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2年7月11日,市政府出台《河池市新阶段开发扶贫攻坚工程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市确定以宜州、环江、罗城、金城江、南丹为重点的东部县(市、区)大通道高效生态蚕业生产基地;以都安、大化、凤山、东兰、巴马、天峨为重点的西部县红水河库区生态旅游观光蚕业生产基地,以基地促进产业开发,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目前,全市桑园面积超5万亩的有3个县(市、区),其中宜州、环江桑园面积分别达30.5万亩和16.3万亩。全市有33个乡镇年鲜茧产量达万担以上,有277个行政村年鲜茧产量达千担以上。
(二)龙头带动,提升生产规模化。该市积极创新桑蚕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桑蚕产业开发,加快桑蚕产业化发展步伐。目前,全市茧丝绸加工企业发展到21家,自动缫丝机达到196组7.84万绪,年生丝产量达4000多吨,缫丝机绪数与生丝产量分别是“十五”期末的4.3倍和2.7倍。全市缫丝加工企业生产的生丝产品,其等级普遍达到4A+70,部分已达到5A,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2个等级。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的“绮源”牌经线丝,荣获2007年广西优质名牌产品称号,并打入区内外茧丝市场,打破了“广西生丝不能作织绸经线”的行业偏见,填补了长期以来广西茧丝只能作纬线不能作经线的空白。
(三)创建品牌,实现产品特色化。在推进桑蚕产业发展中,该市把创特色品牌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大力实施“以品牌争效益、以特色占市场”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优茧工程”,加快构建缫丝—织绸—印染—服装一体化茧丝绸工业新体系。目前,该市已有绮源、东方丝路、兰花神、江缘等白厂丝品牌4个,南方丝缫、爱美莲、刘三姐、东方丝路等蚕丝被品牌8个。如该市南方丝缫牌蚕丝被年产量达4万床,产品畅销区内外,还远销港澳地区,打出了河池茧丝绸的响亮品牌。
三、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桑蚕循环经济。
(一)开展桑枝食用菌生产科技攻关。2004年以来,该市联合广西科学院生物所开展桑枝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科技攻关,首创且广泛应用桑枝全代替棉籽壳高产栽培、移动式制冷反季节栽培、高架双棚喷泉反季节栽培、打冷保鲜等新技术,突破了桑枝食用菌反季节生产的技术瓶颈,成为河池乃至广西农业科研的新亮点。目前,该市可实现周年栽培桑枝食用菌,年生产能力已突破9000万棒,年鲜菇产值预计2.3亿元以上。桑枝食用菌开发已成为该市延伸桑蚕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二)抓好蚕沙综合治理。2007年以来,该市主动与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合作,积极探索蚕沙综合治理的新途径,取得了新突破。2008年6月,浙江大学与宜州市科技局合作开发的密闭式无害化蚕沙处理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8年11月,由浙江大学牵线搭桥,浙江省宁波市余尧化工厂到宜州市投资兴建广西舜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生产生物有机肥等,在全国首创蚕沙商品化治理之路,引起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蚕沙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3家,年加工利用蚕沙10万吨。
(三)拓展下茧综合利用。该市积极开发利用下茧加工蚕丝被等产品,提高蚕茧利用率和附加值。目前,该市利用下茧生产蚕丝被已成为茧丝绸产业开发的一个新兴项目。2011年,全市生产蚕丝被企业发展到21家,年生产蚕丝被达16万床、产值9000多万元。通过桑蚕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桑蚕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自治区产业政策的指引下,该市狠抓桑蚕产业开发,规模效益逐步显现。下一步,该市将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稳定桑蚕产业规模,着力培育1个具有自主品牌和自营出口能力的茧丝绸企业集团,构建2个缫丝、织绸、服装生产工业园区,建立1个茧、丝、绸、服装交易市场,努力把该市打造成为全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原料茧生产基地、丝绸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和茧、丝、绸、服装贸易信息中心,做强做大广西桑蚕产业第一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