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县增创优势做大做强桑蚕产业记
“种桑养蚕是条致富好门路,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这条路算是走对了。”蒙山县西河镇广育村村民钟发昌高兴地对笔者说。钟发昌是村中的老养蚕户,但十年前家里种桑不足一亩。如今,他家年年种桑二十多亩,每年都有十多万元收入,成为村里的养蚕大户。在他的带动下,广育村桑园面积发展到1700多亩,每年售茧收入800多万元。
近十年来,蒙山县依托农业生产传统和资源优势,坚定走“桑蚕强县”之路,通过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技术推动等综合措施,大力引导农民种桑养蚕,使桑蚕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偏到全的华丽嬗变,一跃成为富民强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今年1至9月,全县共产鲜茧2600多吨,蚕农收入达8900万元,同比增长12%。
面积:从仅有万亩到7.5万亩
“2002年全县桑园面积只有万亩左右,农民人均养蚕收入85元。去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7.5万亩,养蚕量9万多张,养蚕户销茧收入1.21亿元,户均1.1万元。”蒙山县桑蚕办主任廖锡光说。
自2000年以来,蒙山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的有利时机,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因地制宜地把桑蚕业确定为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全力加以培育,精心制订了桑蚕产业中长远发展规划,为农民送资金、送桑苗、送技术,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山地、水田扩种桑园,在房前屋后扩建蚕房,致力扩大产业规模,打造桑蚕强县,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经过努力,全县9个乡镇有74个行政村种桑养蚕,桑园面积达7.5万亩,有养蚕户1.1万户,有26个行政村超千亩,成为桑蚕专业村,有600多户蚕农种桑10亩以上。西河镇、蒙山镇等桑蚕生产重点乡镇还建立四个高产示范基地,每个示范样板基地建有一个相对连片300亩的优质高产示范桑园,有效带动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推广。目前,全县普及种植桑特优、桂桑优等产叶量高、叶质好、抗病性强的快长丰产桑树新品种,全县桑树良种率达100%。同时,蚕桑种植坚持统一技术和标准化,桑园丰产栽培护理技术、施肥管理技术、适当密植快速成园等良种良法获大面积推广使用,有效提高桑园基地建设质量。
饲养:从一年六批到一年十批
“小蚕培育技术要求高,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现在一龄至三龄小蚕都在我这里培育,有利于小蚕发育整齐、消毒防病和提高成活率,蚕农不用操心了,还能从原来的一年六批提高到现在的十批。”创办小蚕共育示范点,向周边蚕农优惠供应小蚕的钟发昌说。
蒙山县在稳健扩大桑园面积的同时,坚持实施“科教兴蚕”战略和“优茧工程”,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蚕业技术服务网络,实现县有蚕业服务站、乡镇有专业技术员、村有辅导员,同时,经常不定期举办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为蚕农做好桑蚕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建立良种蚕养殖基地,大力推广应用小蚕共育、插批养殖、大棚养蚕、方格簇等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科学养蚕技术水平。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县先后组织实施市级以上桑蚕生产科技开发项目6个,累计投入资金320多万元。现在,全县小蚕共育普及率和方格簇应用率已接近一半,助推桑蚕产业向高产、高质、高效迈进。
产业:从一间厂到一条产业链
“到蒙山投资创业,是个正确的选择。”华虹蚕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健仁高兴地说。2003年,他看准蒙山桑蚕产业的发展潜力,创新经营模式,通过企业改制并购了县缫丝厂,在古家坪工业园区组建全县第一家现代化的蚕丝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的捻丝生产线,扩大了生产规模,从此跨上了迅猛发展的腾飞之路。
现在的华虹股份公司下辖华虹蚕种、华虹绢纺、华虹绸缎等八家子公司,形成了种桑养蚕、缫丝捻丝、真丝织绸、服装销售的产业链发展格局,成为广西缫丝行业中产业链最长、设备最先进、综合能力最强的综合型加工企业,白厂丝、捻线丝、绸缎、真丝服装、蚕丝被等产品畅销市场,远销欧洲、日本、印度,去年销售收入3.52亿元。
借助“东绸西移”的东风,依托当地丰富的桑蚕资源优势,以及得益于优惠的招商政策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到蒙山县投资桑蚕产业的企业迅速崛起。如今,该县已有12家企业进入丝绸产业园,茧、丝、绸和家纺产品加工产业链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特别是华虹、五丰、枕水人家、辉明、华顺等五家丝绸企业,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为县城经济发展添彩增色。去年底才投产的五丰丝绸公司,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两座厂房和技术研发中心,上马有梭织机66台、高档剑杆织机24台,现在每月生产真丝面料达到10万平方米,全部销往浙江等地,产值达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