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产业的美丽与哀伤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自古以来,养蚕缫丝是十分艰苦的工作。如今,丝绸产业链全面萎缩,面临着从业人员老龄化的问题。
北京,大栅栏,瑞蚨祥。10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这家门店有点冷清。软尺懒洋洋地挂在老师傅们的脖子上,算盘安安静静地躺在布匹上。2楼,4位大婶在缝制一床蚕丝被。结婚用品区有两位女顾客,均是50多岁的样子。偶尔有年轻游客进入门面,给店里带来一丝青春的气息,导购大叔连忙迎上去,年轻人却拿出相机,拍起了橱窗里展示的蚕茧标本。
时下,华美贵气的丝绸似乎不太受年轻人的欢迎:
“感觉丝绸很老气,大红大紫的,适合电影演员穿,我上班不会穿丝绸衣服。”
“老妈提着两块瑞蚨祥的面料回来,我问她怎么想着买这个。老妈说给我做嫁妆,我瞬间崩溃。”
“我衣柜里唯一的丝织品就是小丝巾,都是老妈送的。老妈夏天喜欢穿桑蚕丝的衣服,但是我们年轻人更喜欢穿纯棉T恤。”
据淘宝指数(淘宝网和天猫的总数据)统计,丝绸礼品的主流消费人群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年龄在40岁?49岁。
不仅丝绸消费群体老龄化,整个丝绸产业都面临着从业人员老龄化的问题。在瑞蚨祥的主要原料生产基地江苏、浙江,丝厂的数量越来越少,缫丝工老龄化趋势严重,桑树种植面积逐年锐减,种桑养蚕的农民多在55岁左右,基本上是留守在家的老人。
据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对940家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今年1?6月,我国丝绸工业总产值529.61亿元,同比增长13.92%;销售产值513.92亿元,同比增长12.93%;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4.06%,其中缫丝加工实现利润10.85亿元,同比增长1.25%,丝印染加工实现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68.24%。自2011年11月整个丝绸工业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拐点以来,今年上半年继续呈现回落态势。
由于出口不畅、各种成本费用上涨,丝绸各分行业利润增速回落较为明显。1?6月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到2.44亿元,同比增长143.81%;企业存货112.6亿元,同比增长14.49%;企业营业费用同比增长3.97%,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6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07%,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增加18.96%。相对于行业整体利润4.06%较低的增幅,各项成本费用大幅度增长,严重挤压了企业有限的利润空间。
缫丝工的艰辛人生
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有个海盐县,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礼仪之邦、旅游之地”著称。张恩秀是海盐中达丝业有限公司的一名缫丝工。2003年,她随着自西向东的务工人口迁移大潮从四川来到浙江打工。缫丝工作非常辛苦,她在这个工厂里竟然干了近10年。
闷热的厂房里弥漫着蒸汽,刺鼻的蚕茧味道让人很不舒服。一排排缫丝机的大水槽里煮着白色的蚕茧,水温略烫。机器的轰鸣声替代了《木兰辞》里“唧唧复唧唧”的拟声词。夏天,车间里的温度高达摄氏40度,像个桑拿房,一进去就汗流浃背。女工们的双手长期浸泡在“缫丝汤”里,大多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手皮炎(俗称“烂手病”)和风湿病。“缫丝汤”是制丝工业用于缫丝台上的生产用热水,含有大量的丝胶等异种蛋白质及其腐败产物。据《缫丝职业病“手皮炎”的病因机理及其防治》,缫丝女工手皮炎发病率在80%?90%,新工人发病率更高。张恩秀的手背上就有几处白斑和红斑,她的工友们也是如此。
一位2006年在缫丝厂干过两个月的小姑娘说:“刚到缫丝厂的时候,师傅告诉我这里的工人是如何辛苦,如何患上职业病,又是怎样落下残疾的??在上班期间,我的手都是与带碱的水打交道,这留给了我轻微的后遗症。我离开缫丝厂后,手上皮肤很干燥,脱皮,有火烧火烤的感觉,还发痒,很难受。我离开丝厂后的第三个月,手上的皮肤才开始慢慢恢复到以前。丝厂那些老工人手上的指甲因碱水长期浸泡,大多脱落或变形,有些人的指甲可能再也长不出来了,手上的关节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缫丝工需要在潮湿的环境中站立工作,她们多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和足部疾病。据我国医疗部门对某市纺织女工的调查显示,纺织女工足部疾病发生率较高:胼胝(鸡眼)发病率为72%,拇外翻为55%,足癣为60%,趾骨畸形为13%,踝关节损伤为8%。多数纺织女工有小腿肿胀的病史,女工中足弓低平、弹性较差者较为普遍。张恩秀和工友经常感到足跟疼痛,有的人一年到头患有足癣。
复杂的缫丝技术
缫丝工的任务就是把蚕茧做成白厂丝。刚到丝厂时,张恩秀没有被艰苦的生产环境难倒,但困扰她的是技术上的难题。“穿瓷眼、捻绡、补绪、接头、弃丝”是缫丝工的五项手工操作流程,每一项都需要相当的熟练程度和高超的操作技巧。
侬住深山苦竹溪,打工方得嫁塘栖。
当年报考三关过,独取明眸皓齿齐。
这是浙江退休工人陈国明《题新华丝厂缫丝工老照片》组诗中的第二首,意思是工厂招收缫丝女工,要求视力好、牙齿齐,为便于穿瓷眼、咬丝头。陈国明提到的这家杭州新华丝厂已在2001年9月破产。在1980年代,为了防止剪刀的锈迹留在丝上,缫丝女工们要用牙齿把丝头咬断,用舌头将丝头打结,这就是“咬结”。一天下来,她们往往满嘴血泡,舌头痛得连饭也不能吃。若某天吃了酸的东西或得了牙病,或年纪大了咬不断丝,缫丝工便更觉辛苦。
现在缫丝女工是否还需要用牙齿咬结?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告诉《新商务周刊》记者:“至少在我们企业不用咬结了,操作工手上有个‘金戒指’,‘金戒指’上有把锋利的小刀片,用来切齐接头。我们正在革新,不久将革除五项手工操作,解放员工双手,提高工效和质量。”
“穿瓷眼”是缫丝工的一项技术活,就是将比头发丝还细的蚕丝在机器运转时从瓷眼里打进去,再穿出来,然后将丝头打成结。张恩秀说:“瓷眼洞很小很小的,比针眼还小,我老是穿不进去。还有我打绡老是打不长,十几个茧子拧在一起,打长了才能拧得紧。一开始,这些问题让我很头疼,跟师傅学老是学不会。”
当年跟张恩秀来的还有10多个老乡,她们嫌活累,大部分都离开了,只剩下她和另外两个人。如今,浙江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当缫丝工了,招工难成为丝厂面临的问题之一,丝厂女工高龄化趋势严重。
萎缩的丝绸产业链
在丝绸旺销的年月,缫丝女工们是四班三倒。近年来,丝绸行业疲软,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的订单减少,丝厂效益不如从前,工人们只需两班倒就能应付出货量。张恩秀所在的工厂也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改为两班制。张恩秀上的是中班,下午3点半接班,上到晚上12点。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8月,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大幅下滑,累计出口21.81亿美元,同比下降8.74%。欧美市场是我国丝绸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欧美市场需求的萎缩,对我国丝绸行业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0月中旬,江苏省进入秋茧收获期,蚕茧产量比去年减少约5%。江苏省丝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罗永平说:“2007年,全省桑田种植面积为142万亩,现在降到了77万亩,蚕茧产量则从11万吨降到6.56万吨左右,生丝产量从3.5万吨降到2.6万吨,147家缫丝厂只剩下了92家。”据业内人士分析,栽桑养蚕不同于其他农业生产,很难通过机械化操作来提高产能,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后,蚕农队伍的萎缩和老龄化在所难免。
一位浙江蚕农说:“养蚕很辛苦,利润不高,一个月只能赚2000多元,还不如出去打零工赚得多。有的地方甚至砍掉桑树改种其他果树。”
在浙江,大量丝厂还因环保问题被关停。杭州华峰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元吉说:“杭州是旅游城市,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余杭区45家重点排污企业将于5年内分批次全部关停。我们华峰丝厂刚刚关停了。”
杭州、嘉兴、湖州向来是浙江乃至全国生丝产量较高的地区,近几年却关闭了不少企业。在杭州地区,只有余杭还剩几家。温州、宁波的企业也只剩寥寥。整个浙江生丝企业越来越少了。凌兰芳说:“以湖州为例,5年前的40多家缫丝企业如今只剩下12家,而且只有我们丝绸之路集团的浙丝二厂维持正常两班生产。虽然我们高端品牌供应爱马仕,但生产规模也在减缩。由于欧债危机和宏观经济下行,丝绸之路上半年丝绸订单少了四分之一,库存明显上升,上半年销售同比降了3个亿。”
目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发展战略的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均跃居全国第一,但是业内人士认为,西部新产区的配套设施还跟不上。
丝绸业的好消息
9月23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52文号发出《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在国务院决定取消的171项行政审批项目中,原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商务行政部门实施的《全国缫丝绢纺企业生产经营资格核准》审批项目已决定取消。
10月16日,丝绸之路集团传来好消息:浙丝二厂“高效导入式集绪器关键技术研究”新项目顺利完成验收。经专家分析论证认为:“此新项目,对于推动缫丝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赢利能力的提高、延长挡车工的退休年龄、促进缫丝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凌兰芳在新浪微博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说白了是免穿瓷眼,从此操作工不需要眯着眼把蚕丝穿进比针尖还细的瓷眼了。我们还要攻克捻绡、补绪、接头、弃丝这四项手工劳动,最终把员工双手解放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收入。”
早日实现缫丝智能化,是“中国绸王”凌兰芳一直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