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报告“落地” 西非棉运期不可定
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月报中分析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的棉花政策不仅影响着国内棉价,也影响着国际市场和价格。2011/12年度,全球棉花库存创下历史新高,棉花价格随之大幅下跌。中国的收储政策稳定住了国内价格,刺激棉花进口需求大幅增加,也使国际棉价长期位于100美分/磅附近。
2012/13年度,中国以更高的价格收储,在稳定国内棉花产量的同时却导致国内消费量大幅减少,从而使全球棉花库存进一步增加。库存增加通常导致国际棉价下跌,但由于中国收储导致市场供应减少、进口需求增加,因此国际棉价仅出现小幅下跌。虽然目前的进口棉含税价格和中国国内棉价接近,但未来政府如何管理储备棉库存很难预料,而且可能改变当前的价格关系。
11月9日,USDA的利空报告虽与市场预期一致,但并未超出市场的预料,并且在中国政府不限量收储(传言有关部门正在调研,对受灾较重棉区五级棉或将纳入收储范围),由于ICE期货12月合约跌至70美分附近触发中国棉纺织企业和贸易商采购兴趣,加上中国出口数据强劲复苏、经济现企稳迹象,ICE各合约表现出比其它农产品更强的抗跌性。
11月12日,国际市场上询盘主要来自印度、越南、孟加拉国等棉花消费国,中国买家询盘清淡,主要以巴西棉、希腊棉和西非、南非棉花为主;孟加拉国及土耳其纺企询盘集中在即期装运的棉花上。一些外商表示,由于12月底前可装运的印度棉、美棉、澳棉已出去很多,担心无法按期装运和抵港,因此虽然有些低马值、低长度或品质不好的外棉仍在以低于80美分/磅报价,但外商大多都不再敢大量接单,而是主要以销售在港的保税棉为主。
由于2012年度西非棉收购、加工和运输较往年迟缓,一些前期签订1/2月抵港的合同不得不延长交货期。某外商表示,因供货商将非洲棉的装船、运输期扩大到60-70天,原本2月中下旬到港的合同无奈只能推到3月中下旬,还要同客户协商,有的合同不排除无法执行的可能。
此外,由于保税外棉的报价大多参照兵团棉花抛储成交价、中国期货和商品棉电子撮合的成交价,因此12日清关后皮棉和保税棉的报价均有所下调,部分中国贸易企业和棉纺厂处于观望状态,希望中高等级美棉、印度棉和西非棉的报价跌至80美分/磅以下后再下单,缴纳40%全额关税通关。一些贸易商反映,虽然当前没有一家海关明确限制外棉全额关税清关,只要补足相关手续和费用并不刁难企业,但2013年在国内外棉花价差达到4000-5000元/吨、中国棉花储备达到700-800万吨的前提下,保护棉农和棉花产业将提到首位,能否允许缴纳全额关税清关进口尚存变数,至少不会允许大批量的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