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毛纺基地东莞大朗危机中加快转型崛起
从简单制造到自主设计,从手工劳作到技术升级,从有形市场到电子商务,从依赖外贸到开拓内销,在这个面积118平方公里的小镇上,谱写着产业转型、逆境崛起的变奏曲。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世界毛纺基地”,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毛织业承载着转型升级的沉重使命。“大朗智造”的“前世今生”,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制造”在时代变迁中激流奋进的一个缩影。
毛纺小镇“温暖”世界
十一月的广东,金秋暖阳,霓裳争艳。在前不久举行的第11届大朗国际毛织品交易会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的10万多名采购商齐聚东莞大朗,达成近30亿元的交易额。
村村毛线绕,户户织机响。从1992年开始,大朗镇就开始用毛织品“温暖”世界。当年,大朗接到俄罗斯商人第一笔订单,3000打羊毛衫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大朗织造”随后逐渐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这个地处港深穗经济走廊中部的小镇,驻有3000多家毛织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每年可为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12亿件的毛织品。
在全球经济低迷、毛织业萧条的大环境下,大朗毛织仍在逆势增长。2011年,大朗镇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7.3%;出口总额19.4亿美元,增长20%;显示出“大朗织造”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即使在行业利润大幅度下降的2012年,大朗毛织业依然经受住了考验。1至9月,大朗毛织业总产值达130.4亿元,同比增长2.5%。一批企业依靠自主设计提高了竞争力,依靠自动化操作降低了成本,从而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议价能力,在危机中保证了利润空间。
“制造基地”果断转型
一个传统产业的制造基地,为何能在金融危机当中“破冰”前行?答案在于提前转型。
早在金融危机之前,毛纺织业已经面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大朗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当地毛针织企业购买电脑横机设备,推动从手工劳作到自动化生产的转型。全镇数控织机使用总量从2005年的不足1000台增加到4万台,成为全世界使用电脑横机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工厂由传统手工机器更换成数控织机,生产效率能提高30多倍。”香港茂荣集团行政总裁曾天仁说,公司1992年在大朗设厂时有一百多台机器,现在已增加到了一千多台,在人工减少的情况下反而增加了产能。
同时,八成规模以上的大朗毛织企业都设立了研发设计部,实现从“大朗制造”向“大朗智造”的转型。金融危机来袭,低端外贸订单向外转移,大朗通过中高端订单的增加来顺应“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在危机中实现了逆市增长。
在总部位于大朗的东莞卓为集团,忙碌工作着的设计师们在电脑上编制着各种毛织图案的程序,琳琅满目的毛衫设计样品令人目不暇接。
“批量生产的毛织品越来越没有市场,从照葫芦画瓢走向自主设计,提高了厂家的产品议价能力,有助于保证订单来源和利润空间。”东莞卓为集团总经理李文凯说。
产品的生命还在于广阔的市场。大朗镇敏锐把握到近期毛织品“外需不振”与“内需上行”的市场信号,优化结构加快推动内外销均衡的布局,行业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
技术转型、设计转型、市场转型……大朗一直没有停下转型的脚步。企业纷纷加快拓展内销的步伐,香港茂荣集团三分之一的设计展厅专为内销而设,东莞卓为集团拥有波波妮、宣言两个内销品牌。
“大朗智造”仍需“破茧”
按照“五年再造新织城”的愿景,大朗镇希望在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超过8%。
目标远大,任重道远。大朗并不是毛纺织原材料产地,使企业经营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利润空间有限;此外,当地毛织企业的时尚元素融合能力、品牌营销能力还不够健全,适应市场变化的“小批量、精细化、快反映”生产模式也有待建立;部分企业仍缺乏现代企业经营所需的系统性和战略性考虑,而这些短板都为大朗提出了诸多发展课题。
新的转型仍有阵痛。大朗计划把毛织品内外销比重从现在的4:6调整为6:4,这需要当地毛织企业在市场渠道、生产条件和经营意识等方面克服惯性、突破局限,直面外贸“缩水”和内销“不适”的转型之痛。
大朗镇镇长邓卫洪说,为克服民营经济“小散乱”的弊端,政府的“有形之手”将继续主动引导市场,政府计划建设研发设计、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展销物流、融资服务六大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织交会”的影响力,建设大朗毛织电子商务集聚区,聚焦市场关注,推广区域品牌,加强营销渠道建设。
据邓卫洪介绍,大朗镇还将通过制定《大朗毛织商贸城规划》和《大朗针织毛衫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分加工贸易、营销设计、品牌创建三步走,力争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率先实现高水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