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西南岗上崛起的桑蚕富裕村
提起泗洪县西南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穷。然而,西南岗车门乡王沟村却因为富而出名。全村3680人、960户,年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半数以上的农户在城里买房,在西南岗那个“穷旮旯”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不过,真正让双沟村名声远扬的是它的种桑养蚕业。今年王沟村又融资740万元,新建标准化蚕室700幢、面积8万平方米,成为宿迁地区最大的村级蚕桑生产基地。
走进位于泗宿路两侧的王沟村,成排的蚕室映入眼帘,水泥路两侧杨树成林,路埂边整齐的草坪,清清的流水环绕着桑园。走进村庄,整洁的农家小院、标准化的养殖小区、热闹的党群服务中心无不彰显着王沟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但是,有谁知道,今天王沟村的繁荣和富裕与一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他就是在王沟村党总支书记韩奇。从1993年开始,韩奇带领王沟村的村民发展蚕桑养殖,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问及当初为什么在王沟村发展蚕桑养殖时,韩奇感慨地说:“以前村里主要以种玉米、红薯等杂粮为主,村民一年四季全扑在地里,收入不也不过2000多元,过着那种‘饿不死、富不了’的生活。”
穷则思变。为尽快让全村的村民过上好日子,韩奇多方探寻,后来发现邻村有种桑养蚕的,蚕桑一亩地收入抵得上种四亩地玉米收入,于是立足本村实际,大胆选择并坚定地走上栽桑养蚕路。
第二年,韩奇在征求村民同意后,王沟村发展了2000亩蚕桑。然而,创业艰难,当时村里没钱筹建蚕茧烘烤站,为贷款韩奇几乎跑遍了县里的所有银行,但屡屡碰壁。走投无路的韩奇后来找到原淮阴市多管局局长朱植干,多亏他出面,借了10万元,解了创业之初的困境。
蚕茧烘烤站建好后,那一年蚕茧卖得很好,全村一年赢利10万元,不仅还清了贷款,村民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然而,好景不长,受天气干旱和西南岗地区中低产田的影响,1996年,村里大多数桑田被迫毁掉,令人惋惜。
“种桑养蚕不能像以前种田一样,靠老天爷吃饭!”在失败中,韩奇慢慢总结教训,并下定决心要在村里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通过各方努力,韩奇又组织全村申请贷款100万元,不仅对村里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而且建了两个电灌站,使一部分旱地变成水田,让村里旱地种桑,水田种水稻,实现双收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2005年,韩奇多次组织村干部、种养大户外出学习,探索加快发展的方式,着手创办了全市第一家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从此,王沟村的蚕桑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大力发展蚕桑的同时,韩奇又将致富的目光落在工业项目上。2005年,韩奇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快土地流转,在征求村民同意后,把泗宿路北侧300亩土地置换出来,250亩土地以租赁形式吸引外商开发,50亩土地由本村建设厂房出租,此两项为村集体年创收近20万元。
目前王沟村工业项目集中区的基础设施总投资达272.5万元,泗洪建材、东泰混凝土、宝源混凝土、东泰新型建材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一个个项目带来了税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更给村民就业提供了机会。村里很多农户将自家的桑园入股到合作社,自己到工业集中区务工,一家获得双份收入。
另外,韩奇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同时不忘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8年,村里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里面的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棋牌室成了村民常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