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进口棉纱价格比国产便宜 内外有别伤及纺织业


http://www.texnet.com.cn  2012-12-26 08:44:57  来源:泉州晚报 收藏
华兴纱管

业内人士称,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可减少原料价格上扬,对利润的挤压。图为一员工在纺织企业车间工作。

  生意社12月26日讯 “生意越来越难了。”泉州一纺织企业负责人赵林(化名)近期一直处在焦虑中,下游需求不旺盛,棉纱价格疲软,而国内棉花价格却在每吨1.9万元左右徘徊了一年多,上不去也下不来。

  虽然与前两年一吨达3万元以上的“疯狂的棉花”相比,现在的棉价已经下降了近半,可问题在于,随着国内外棉花价格差的扩大,我国纺织企业正在失去竞争优势。“今年以来,生产线就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赵林不得不考虑给工人提早放假的事。

  一吨棉花价差5000元

  焦虑的不只是赵林一个人,而是整个纺织业。“今年以来,国内棉纺企业的开工率或者说产能利用率普遍不足60%。在开工的企业中,60%处于亏损状态,30%处于半停产状态。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今年全国棉纺企业的总产能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福建宏远纺织副总经理陈苍松一直在关注数字的变化。“纺织业面临的困难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大得多。”

  造成当前困境的原因,在凤竹纺织董事长陈澄清眼中,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变化带来的服装业等下游企业需求不旺是一个因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外棉价差的扩大也是一个因素。“国内外棉价差了20%,国内纺织业的竞争力从何而谈?”

  一吨棉花到底差了多少?经历了去年上半年棉价的急剧下跌之后,陈苍松发现,从去年9月开始,国内标准棉价格就一直维持在19300―19600元/吨,而国际棉花却一路直下,一直降到1.4万元/吨。美国棉近期的报价为每吨14416元,澳洲棉为15148元,乌兹别克斯坦棉为15280元,印度棉为13810元。“现在的棉花差价一吨已经到了5000元以上。”

  国内棉花收储抬市

  什么原因造成国内外棉价的巨大差异?陈澄清和陈苍松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棉花收储。“棉花收储是为了保护棉农的利益,调动棉农种植的积极性,却间接加剧了纺织企业的成本压力,削减了纺织企业的利润。”陈苍松认为,“国家高比例的收储,加剧了市场流通棉花价格的上涨。”

  “2011年9月到今年3月启动临时收储,以19800元/吨的价格收储了312.5万吨的皮棉,占到国内产量的一半,使得国内标准棉价格一直稳定在1.9万元左右/吨,与国际棉价拉开了距离。2012年的棉花收储在9月12日启动,收储价比去年每吨增加了600元,按照每吨20400元的价格敞开收储,国内棉的市场价又应声上涨了几百元。”陈苍松看着棉价的变化,只能暗自着急。

  虽然国内外棉一吨差价4000元―6000元,对于拿不到进口棉花配额的企业来说,进口棉花价格虽低却是一种“奢求”,看上去很美,却落不到自己头上。

  退而求其次。陈苍松所在的企业去年争取了近1000吨的“滑准税”配额,虽然与只需加征1%关税的进口棉花配额相比,加征的关税额度提高到了3%―5%,但是与国内棉花相比,价格优势依旧很明显。“比起有些用棉企业花费5000元―6000元去购买一吨进口棉花配额来说,能争取到‘滑准税’配额已经很好,虽然1000吨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一年4、5万吨的用棉需求。”

  外迁须防水土不服

  赵林从6个月前就开始关注赴东南亚投资的事,迁还是不迁?成为一个艰难抉择。

  “从人力成本上来说,东南亚等国平均一个工人每月800元左右,国内是3000元左右;从原材料来说,东南亚没有棉花进口配额,一吨棉花比国内少了5000元―6000元。”这是赵林心中的“成本账”。

  陈苍松同样算过这笔成本账。“从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国等进口的棉纱一吨1.9万元左右,甚至比国内的棉花价格还低。而国内要生产一吨棉纱,至少需要1.15吨棉花,还要加上7000元的电费和1500元的人工费。”

  由于棉纱进口没有配额限制,因此,一部分棉纺企业“瞄”上了新的生意,就是选择直接从印度、巴基斯坦进口棉纱,再转手卖给下游纺织面料企业或服装企业。“生产棉纱不如卖棉纱,部分企业的无奈之举进一步加深了整个行业的生存困境。”

  出路在哪里?陈澄清现在还看不到方向,他同样关注行业协会组织赴东南亚考察的行程,但是否真的要迁,他告诉记者:“谈何容易!”

  “产业链配套,政治、经济局势等的稳定都是问题。”尽管已经看到泉籍企业家在越南成功开设棉纺厂并快速增长的案例,陈苍松也未做外迁的打算,毕竟“走出去风险太大,难免‘水土不服’”。(记者刘文艳)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  棉价  棉纺  棉纱  皮棉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