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新标准催生棉花贸易结算新体系


http://www.texnet.com.cn  2012-12-27 13:46:16  来源:中国质量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2月27日讯 进入10月以来,各地的棉花加工企业进入加工销售旺季,越来越多的新棉进入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也在12月24日发布了基于新标准的2013年11月份棉花期货合约。围绕新标准而带来的新的棉花贸易结算体系,也得到棉花企业的关注。据了解,不少棉企通过电话、微博留言等方式向中国棉花协会进行咨询。

  这种关注更多是体验式的关注。因为新标准开始实施的时间是明年的9月1日,目前棉花贸易结算仍然以原标准中的品级作为主要依据。

  新标准将废止实行了40年的品级检验,推行全新的棉花颜色分级检验,对我国棉花产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国内棉花贸易结算规则的变化。

  新标准并没有直接对贸易结算进行约定,为什么会对棉花贸易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纤维检验局棉花管理处副处长熊宗伟一语点破:标准的核心是质量评价,质量是棉花贸易结算的重要依据。

  新的细绒棉国家标准共两项,分别是《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和《棉花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其中的皮辊加工细绒棉仍维持品级指标体系。但业内提到此次棉花标准修订最大的变化,就是用颜色级取代品级,主要是因为锯齿加工细绒棉占目前我国棉花加工量的99%以上。

  据介绍,新标准实施前,对国内棉花贸易结算产生主要影响的是原标准中的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公定回潮率、含杂率等指标,这就是实行了40年的国内棉花贸易结价指标。行业专家研究表明,原标准实施背景下的国内棉花贸易结价指标体系中,品级指标占有较大的权重。新标准实施后,国内棉花贸易结价指标是新标准的颜色级、马克隆值、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轧工质量和异性纤维等指标,比原标准增加了3个指标,各指标在结价体系的权重也会随市场需求相应变动。

  原标准分为1~7共7个品级,标准级为三级,从三级每向上向下浮动一个级,价格就会有相应的上浮或下浮3%左右,这就是品级差价率。新标准则根据棉花的明暗程度和黄色深度,将颜色级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种类型,还依据棉花明暗程度将白棉分5个级别,淡点污棉分3个级别,淡黄染棉分3个级别,黄染棉分2个级别,共13个颜色级,白棉三级是标准级。由于质量评价体系发生了变化,品级和颜色级之间没有一一的对应关系,需要建立新的基于质量指标的价格关系,所以新的贸易结算体系也随新标准应运而生。

  记者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11月21日,该协会发布了与新标准相适应的国内棉花贸易规则,即《棉花买卖合同及一般条款》(适用于国产棉贸易),简称《中棉协—国产棉条款》。从其中给出的《锯齿加工细绒棉质量差价表》看,白棉二级和白棉一级每吨价格分别比白棉三级高出300元和600元,而白棉四级和白棉五级每吨价格则比白棉三级低500元和1000元;同属三级棉,每吨淡点污棉和淡黄染棉的价格比白棉三级的价格更分别低出1200元和2000元。新标准划分了棉花类型和级别,所以既有类型差价,又有级别差价,颜色级的差价比原来的要相对复杂。除颜色级外,新标准其他贸易结价指标即马克隆值、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轧工质量和异性纤维对棉花价格的影响,也比原标准除品级外的长度、马克隆值、公定回潮率、含杂率对棉花价格的影响要大。

  这种变化被熊宗伟归纳为新标准更加注重内在质量,而原标准相对更注重外观。因为原标准中的品级是人工感官判定,而新标准的颜色级采用仪器定级,且增加了对成纱质量影响较大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仪器检验指标,所以新标准更重内质,更贴近纺织需求。

  国内棉花贸易规则由中国棉花协会牵头,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纺织流通企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及新标准组织制定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等组成的“新标准下棉花计价结算办法专家小组”制定。新的结价体系既兼顾了国内棉花市场的通行办法,也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结价办法,实现了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棉花买卖合同及一般条款》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合同和一般条款,一般条款中的是质量差价是规则的核心,前引《锯齿加工细绒棉质量差价表》就是体现质量差价的3个附表之一。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行情  棉花贸易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