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构建“立体蚕桑”发展模式
近年来,嘉陵区以强化蚕桑基地乡镇建设和培育业主大户为重点,夯实蚕桑产业发展载体,依托千年绸都第一坊、茧丝绸交易中心、丝绸服装企业等延伸产业,构建“以蚕桑基地为塔基,以缫丝加工、服装生产等产业为塔身,以依托蚕桑旅游产业和丝绸服装交易为塔尖”的产业链条,共同发展“立体蚕桑”。
近日,笔者进桑海访蚕农,走车间探企业,真切感受到嘉陵蚕桑产业为“破茧成蝶”所付出的努力。
变“散兵游勇”为“阵势集聚”
挖窝、栽苗、施肥、培土……,在嘉陵区土门乡糖村坝村,放眼望去,山坡上、田地里,随处可见村民移栽果桑树苗的场景。
“株距2尺,窄行行距2尺,宽行行距6尺。”栽种桑树苗的村民张鸣边丈量尺寸边用石灰做记号。他告诉笔者,以前栽桑树都是凭感觉来,这次栽种可就要“专业”多了,栽种之前,区蚕桑局组织农户进行了技术培训,对株距、行距都作了交代。
“发展蚕桑业,必须调整蚕桑产业结构,实现旱地桑园化,变‘散兵游勇’为‘阵势集聚’。”据区蚕桑局局长任益介绍,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养蚕农户的人数将逐渐减少,国内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通过培育基本养蚕户来支撑蚕桑产业的模式。
据了解,目前该区桑园面积达8万亩,但其中以分散的小户蚕农为主,还未实现养蚕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为此,今年,该区在新庙乡、土门乡和吉安镇新建了3个蚕桑基地,并对该区桑园进行了标准化改造。
与此同时,嘉陵区加快桑园经营权流转,大力推行先进的经营模式,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实施、注重实效、示范带动”的效应。
变“下脚料”为“聚宝盆”
嘉陵城区一家火锅店的老板来到位于文峰街道办的南充盛丰蚕业开发公司,在该公司的桑枝食用菌种植基地里,他买走了500多公斤的菌菇。这些菌菇是从用桑枝做成的菌床上长出来的。
“过去当柴火烧的桑条,现在一下子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金条’了。”正忙着装菌包的社区居民黄碧清乐呵呵地说,她现在边在公司上班,边经营自家的食用菌,今年6月以来,她总共从盛丰公司买了2万袋食用菌,到目前已赚了近1万元。
“只要桑树在,我就有钱赚。”村民陈安华说,虽然今年蚕茧每公斤价格均价比去年下降了8元,但好在他还有另一样生财之道——桑果。陈安华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他今年养了一张蚕,收获了40公斤春茧,按25元/公斤的市价,收入了1000元。“我家2亩多果桑收获桑果300多公斤,为我带来了1000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嘉陵区充分利用区内成片桑园的优势,利用新技术养蚕,努力打造“立体桑园”。如桑叶用来养蚕,蚕茧、桑果用来卖钱,蚕粪用来给桑树施肥。而废弃的桑枝打碎后,则用来制作成菌床,菌床上可以种菇,废弃的菌渣又可以用来种桑树。
据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栽桑养蚕法,蚕粪、桑枝等“下脚料”都会被扔掉,每亩桑树的收益在3000元左右。采用新的技术养蚕后,不仅可将每亩桑树的收益提高到万元左右,还可为桑树节约40%的肥料。
变“单一化”为“多元化”
笔者在嘉陵区光彩大市场茧丝绸交易中心顺成纺织展览馆看到,蚕丝被、丝绸睡衣、真丝香包、丝巾、蜀绣、蜀绘等百余种丝绸制品及附属产品琳琅满目,馆内有不少顾客正在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这些顾客以年轻人居多。
四川顺诚纺织品有限公司在南充200多家丝纺服装企业中,以前是个不起眼的“小弟”,近年来却由“小弟”成长为行业“大哥”——去年,该公司的绸缎产量突破720万米,绸缎产量跻身全国丝绸企业前三甲,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连续3年位居全市绸缎出口额第一。
“苦练内功,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谈及成绩,王尚雪这样认为,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每年研发新品超过20个。不断创新的产品,为公司带来越来越大的市场和越来越高的利润。如公司组织技术人员攻关研制出的“二八”丝绵纺织面料,不仅面料手感好,还降低了10%的成本。
“丝绸企业要发展,不光产品要多样化,市场也要多元化,不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筐里’。”2006年才申请到出口权的顺成纺织,对于销售市场有着独到的眼光。王尚雪分析说,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印巴市场、非洲市场拯救了顺成:过去很多茧丝绸企业都以大量产品占领欧美市场为荣,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却纷纷因欧美市场的骤然萧条而受到“重创”。过去因为没能抢占到大量欧美市场而曾有些许伤感的顺成纺织这在次危机中算是“因祸得福”。
这场风暴中,顺成纺织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市场不分贵贱,有需求就是“好市场”,就要用心培育。近年来,在进一步苦练内功,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该公司积极巩固印巴市场、非洲市场,大力拓展欧美市场。今年以来,该公司实现出口创汇2500多万美元。
顺成纺织变“单一化”为“多元化”,走内外兼修之路,仅仅是嘉陵区丝绸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2年1至11月,嘉陵区14户丝绸服装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7.87亿元,实现利润3.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