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塔夫”成功背后是善学
生意社3月11日讯 对于纺织业来说,“涤塔夫”是最普通的织物,一般多用作衣物的里料。但在吴江奇立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鲍小英眼里,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涤塔夫”却是值得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她用10年时间,靠20台二手织机起步,钻研“涤塔夫”,赢得盛泽“涤塔夫女王”的称号。
在盛泽东方丝绸市场色坯商区奇立门店,鲍小英拿出多款色彩艳丽的涤塔夫面料说:“别看涤塔夫简单,但最简单的东西,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涤塔夫是清一色的平纹布料,织的不好,一匹布哪怕只有一个疵点,就一目了然,就会影响销售和价格。”鲍小英说,为了确保质量,奇立用的化纤丝全部来自盛泽最有实力的恒力、盛虹集团。有一次,盛虹取消了一种化纤丝,正好是奇立要用的丝,鲍小英急了,直接打电话给盛虹董事长缪汉根说:“我十几年来一直用盛虹的丝,是铁杆忠实客户,这种丝线不能取消。”感动于她的执着,盛虹专门为奇立保留了一组机器,专门为奇立生产。如今,奇立“涤塔夫”不仅能用作高档衣物的里料,连阿迪达斯、香奈儿、美特斯邦威、李宁、安踏等大品牌的许多面料也是奇立的“涤塔夫”。如今,奇立“涤塔夫”还是羽绒服、雨伞、箱包、睡袋、帐篷等的面料。
“我1983年高中毕业后,看着身边的人都创业当老板,我为啥不能办企业?”于是,鲍小英借贷了6万多元做起生意。2002年,她与一位老板合建厂房,并买回20台二手织机开织涤塔夫。“那时我对涤塔夫还一窍不通,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学成才。”鲍小英说,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24小时吃住在厂里,面对花花绿绿的机器按钮,她一遍又一遍地摸索,过度疲劳让她嗓子哑了三个月。
像燕子衔泥垒窝一样,鲍小英每赚一点钱后,就扩建几间厂房、添加几台机器,织机由20台、40台、80台等规模一天天扩大。至2011年织数量已增至206台,年产量2000多万米。但随着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管理?越来越多的员工和纷至沓来的订单,让她感到应接不暇。
“企业走向正规化必须有科学管理,必须给自己充电。”只有高中文化的鲍小英,这几年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EMBA管理研修班、美国BSE企业家商学院培训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班等。笔记就记完了几大本。鲍小英的认真劲让同学很佩服,结业时获得“优秀学员奖”。
不仅自己学,鲍小英还经常把员工拉出去培训,“这几年培训员工的钱有30多万元。”她说,学以致用是王道,鲍小英带领员工学习,并将学到的知识用在企业管理上,使工厂效率大大提高。比如,光采用精细考核法一个创新,公司每年就能多创造100多万元利润;原来一个工人最多只能照看20台机器,现在能照看32台;这里一位维修师傅能维护200多台机器,其它工厂连100台也忙不过来。
“心里有员工,员工心里就有你。”她公司员工工资平均在4500-4800元/月,在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
“公司员工多数是外地人,今年春节我早早放假让他们回家团圆,临走时每人发一个500元红包和过年的大礼包,我还代表公司给每位员工家人写了一封信。”鲍小英说,付出总有回报,公司对员工好,员工更加热爱企业,劲头也就更足,就等于提高了生产效率。
盛泽是闻名全球的纺织之都,企业林立,各种纺织新品叠出,而“奇立”只专注做“涤塔夫”。仅有50多位工人的“奇立”去年创造了5千多万元、人均100万的销售额,令同行刮目相看。可谓“不做红花做绿叶,当好绿叶也光荣。”
客户的信赖使鲍小英从来没有一笔收不回的货款、没有一次投诉。“做品牌,就是做人,绍兴有几个客人,合作五六年,一次面都没见过,和我做生意,大家都很放心。”鲍小英豪迈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