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纺织业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2、内部劣势。
(1)安徽纺织行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结构矛盾突出。传统的安徽纺织业一向以棉纺织为主体,以丝绸、化纤、麻纺为特色,安徽棉纺织行业总产值的比重占全部纺织的近一半,远远超过服装产值及其他占总产值得比重。安徽省纺织行业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大棉纺”,其他行业相对滞后,而且尚未形成高附加值的棉纺织产业链。外来加工占安徽纺织服装产业的90%,都是以贴牌加工为主,本土品牌占的市场份额不超过3%,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2)安徽纺织企业技术能力不足,品牌自创意识薄弱。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纺织工业备受冲击。从全国来看,近1/3的纺织企业销售收入有所增长,而2/3的企业处境艰难。安徽纺织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总体规模小、集中程度低、研发能力欠缺、缺乏核心竞争力;服装企业主要以贴牌为主,产品创新能力差、缺少自主品牌、品牌附加值较低、品牌自创意识薄弱。
(3)安徽纺织企业装备水平落后,信息化程度不够高。装备水平偏低导致了生产成本高,制约了行业竞争能力的提高,生产的产品不能完全适应高端市场的需求,与国际先进装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安徽纺织行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设计开发队伍不足、创新能力弱、发展缺乏后劲。
(4)安徽纺织产业技术层次不高,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安徽纺织产品结构中,初加工、低档次的传统产品居多,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加工企业“小、散、低”的生产方比较普遍,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缺乏特色产品的产业集群。
3、外部机会
(1)中央地方的政策支持。一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存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该规划将轻纺产业纳入六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并对纺织服装产业明确提出:鼓励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示范区转移,打造皖江纺织产业基地。承接发展高档精梳纱线、丝光纱线、色纺纱线,多功能、环保型差别化纤维和天然环保纤维,交织织物、装饰用布、产业用布制造等产业,推广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提升印染及后整理能力。加快承接发展服装、鞋帽、箱包制造等产业,提高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能力,引进面料、辅料、配件生产企业,建设专业交易市场。二是《安徽省纺织工业振兴规划》的出台。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精细化”加快推动棉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重点行业发展策略,同时结合淘汰落实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华茂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榜样示范推进全行业的企业管理进步和创新,注重新品牌的培育、认证和整合,推进建设设计创意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品牌推广中心;以“配套化”大力支持家用纺织企业成长。突出应用配套,坚持走特色化、个性化的道路,坚持高质量、功能性、高科技、搞附加值、安全、环保的发展方向,通过招商引资、承接转移和开展交流合作,推动行业内外产品的互动和优势互补,满足急剧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促进我省由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迈进。
(2)日益加快的转移步伐。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跨区域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本和消费市场相对饱和,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和转移的进程不断加快。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内需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企业开始谋求在市场低谷时,重新调整生产布局,将生产基地或目标市场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实施扩大内需、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
4、外部威胁
(1)无序而又激烈的竞争。当前,中西部各省市竞相承接产业转移,部分省份态势逼人,在环境、项目等方面竞争激烈,争相枪夺东部地区优势企业。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到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在中西部区域间争夺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纵深发展,西部地区政府招商理念的更新,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成本和已有的优势产业方面也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如陕西省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雄厚的科研创新能力、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对安徽纺织产业承接转移都造成直接竞争。
(2)区域间行政壁垒的限制。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是努力追求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并发展属地经济,从而忽视了区域间的合作与融合,形成了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双重壁垒。在东部发达地区,转出地政府为避免经济急剧下滑和产业空心化,往往通过土地、税收、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倾斜和扶持,鼓励企业在地区内部进行转移。如近几年江苏积极推进“产业由南向北转移,财政由上向下转移,劳动力由北向南转移,科技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等四项转移措施和南北共建开发区政策。转入地障碍表现为:园区发展模式存在缺陷,不少地方设立的园区远离城镇,企业落户后遇到很多问题;投资环境还有待改善,一些地区政府的工作效率低及优惠政策难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