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交会:服装企业出口仍感“压力山大”
生意社3月18日讯 近期,被称为中国新一年外贸形势“晴雨表”的第23届华交会落幕。据主办方统计,本届交易会总成交额28.14亿美元,比上届下降9.87%。其中,轻工工艺类商品成交13.83亿美元,增长1.39%,纺织服装类商品成交13.14亿美元,下降15.68%。买家方面,欧美和新兴市场客商明显增加,欧洲客商增长16.79%,其中以美国为主的北美洲到会客商大幅增长60.60%。部分新兴市场成交增幅较大,其中非洲成交额6865万美元,增长35.43%。
尽管买家人数增长,但是企业对外贸总体形势的判断却并不乐观。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由于受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上涨的影响,大部分服装参展企业都提高了产品的出口价格,最低涨幅也达到10%。此外,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还对“招工难”问题深感头痛,由于招不到足够数量的工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开工不足的问题,影响企业订单的增长。出口环境不景气,让今年不少参展的服装企业频发困难呼声。
生产线人员严重不足
上海恺祺实业有限公司展位负责人旷速建说,服装制造企业工人的工资较低,是新一代“90后”不愿意从事纺织行业的重要原因。由于年轻人对工资要求普遍较高,所以招工难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在生产企业已经十分明显。
服装展区的参展商江苏汇鸿国际集团罗冰表示,在安徽,企业每月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大约两三千元,但仍然招不到人。公司全部生产线大概需要两三百名工人,但现在的用工缺口达到了1/3。公司今年的订单减少了一半,大多数客户都持观望态度,一些老客户说想等产品价格降下来再商量合作。
上海昌源礼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先生表示,工厂正常生产需要两三百名工人,但现在只有80多名,人员严重不足。今年员工的月薪比去年平均上涨了15%,但即便如此工人也还是难招。
出口报价普遍上调
丰源家纺有限公司此次参展的产品是宠物床。公司负责人黄先生说,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公司的产品报价比去年上涨了10%~20%,其他供应商也普遍如此。由于去年涤纶的价格上涨了20%~30%,棉布的价格上涨了100%,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出口价格不得不随之上涨。
寻找合适的合作厂家也是很多企业前来参会的原因。布鲁吉运动服装有限公司(意大利)青岛代表处的牟先生在展会现场忙了一上午,依然没有寻找到中意的合作方。他说,今年的参展商明显比去年少了很多,而且报价普遍有30%的涨幅,大家都感到很难接受。“一般来说,如果产品报价在10%~15%的涨幅范围内,我们公司还有可能接受。”牟先生表示。
参展商厦门市福利登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陈向东说,公司目前还没有接到订单,老客户都觉得15%左右的涨幅很难接受,持观望态度。
代工企业利润微薄
安徽全椒县丽驰服饰公司陈女士指出,这两年,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十分激烈,由于这些地区的人力成本只有国内企业的一半,基本无法在同一水平竞争。
在服装行业,婴童装尚属海外市场较好的一类,但即使做中高端婴童装企业,毛利润率也仅在10%的水平徘徊。丽驰服饰目前和意大利一家公司合资生产婴童服饰,为意大利的公司做贴牌生产。除了给这家意大利企业代工外,丽驰公司也为西班牙和其他欧美国家做代加工。2012年,公司共生产成衣30万件,按照每件平均3~4美元计算,销售额约600万元。然而,这600万元销售额里只有约60万元的毛利,30万元的净利。而在陈女士看来,其他很多服装代工企业的情况更加糟糕。
据行业调查,目前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用工成本只相当于中国的38%,原料成本相当于70%,纺织品出口报价比我国同类产品低约10%。在这种情况下,欧美采购商开始在印度、孟加拉、越南、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寻找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供货商,订单转移情况日趋明显。在欧美市场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下滑的现状下,多重因素给企业带来的生存压力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