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3.15” 2012年服装质量风波再回顾
生意社3月18日讯 走过一年四季,感受春夏秋天。在这个孕育着活力与希望的春天里,“3.15”又踏着铿锵高昂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改变的,是光阴的轮转与市场的起伏。不变的,是消费者对质量与权益始终如一的高度关注。对于服装行业而言,2012年是踯躅前行的一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尤其是频繁曝光的服装质量问题,更是让服装行业的天空中阴霾一片。在此,我们特别推出3.15专题:2012服装质量风波年回顾。与您一起盘点2012年服装行业的哪些人儿,那些事儿,深度客观的分析服装行业面临的质量阵痛问题,用正能量照亮服装行业2013年前进的光景。
内忧为患服装企业深陷风口浪尖
庞大的人口数量,辽阔的地域面积,丰富的物质资源,广阔的市场前景……曾几何时,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凭借其廉价的劳动力、租金,以及原料等诸多优势,一度成为全球服装制造商争夺的市场高地,国内服装迅速崛起,国外服装企业也纷纷进驻中国。为此,有着鲜明标签的“中国制造”也一度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重要市场的份额,“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由此诞生并闻名遐迩。然而与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鲜明对比的是服装质量的江河日下,无论是本土服装企业,还是国际服装大佬,都频繁出现质量问题。
例如作为首屈一指的本土运动品牌,也是CBA主赞助商的李宁公司就曾遭受到了“球鞋质量风波”,众多球员吐槽球鞋的质量有问题,称穿“李宁”鞋容易受伤。此外,在某地工商部门公布的一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信息中,鸿星尔克被曝质量不合格,涉及问题包括甲醛超标,耐水、汗渍色牢度不达标等。国际知名运动服饰品牌阿迪达斯也被曝出质量问题。2012年12月25日,北京市消协公布了羽绒服装比较试验结果,比较试验的50个样本分别是从北京、天津等9个省市的大型商场购买,并委托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轻工纺织品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充绒量、含绒量、蓬松度等6项指标。结果显示,阿迪达斯等多个品牌的羽绒服充绒量未达到国家标准。
除了以上众多运动服饰品牌频遭曝光外,以休闲类服饰起家的北京鄂尔多斯服装有限责任公司也未幸免,厂商生产的一些产品被山西省质监局检测出染色牢度不达标的质量问题。而染色牢度不达标容易导致染料从纺织品转移到人体皮肤上。在细菌和生物催化作用下,可能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发因素。
与这些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的服装市场质量问题也不容乐观。在去年3.15前夕,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市区20家大型商场、专门店等重点经营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查,结果监测了服装(牛仔裤)、运动装(卫衣)、内衣、床上用品4种商品质量,共抽取195个品牌、204个批次商品,依据国家标准,检测了甲醛释放量、PH值、色牢度等项目,监测结果有15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35%。
众所周知,目前“洋品牌”在国内服装市场炙手可热。那么,这些国际大品牌的质量又如何呢?据某国际环保组织最新调查发现,包括消费者熟悉的Zara、阿玛尼、H&M、李维斯、美特斯邦威等多个时尚知名品牌的服装含有危害人体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的化学物质。在这些国际知名品牌中,Zara更是西班牙最大上市公司Inditex集团旗下品牌。该调查样本是来自全球29个国家购买到的20个品牌141件服装。
其中有63%被测出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所有31件带有塑料溶胶印刷的样品则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两件Zara牛仔裤更检测到偶氮染料释放的芳香胺。而这些化学药品分别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导致男士精子数量减少或女性不孕不育、可能致癌。该机构还表示,采用无毒替代品虽会提高生产成本,但平均下来,每件衣服只是增加约0.30元人民币的成本。
Zara等“毒衣服”的出现,不仅让消费者看到了并非国内服装企业乱象横生,也在无形中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据调查发现,将近有六成的消费者表示今后将不再Zara等国际品牌。深思与改正,已经成为摆在涉毒厂家面前亟需改正的问题。
乱象横生服装行业缘何频遭“质量门”
是什么原因,让2012年的服装行业频遭“质量门”?又是什么,让服装企业纷纷铤而走险?通过调查发现,造成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服装企业对其质量把关不严、自身管理以及产业链环节上出了问题。众所周知,在服装行业,采用委托方式加工服装是企业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一些中小服装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欠缺,质量不稳定现象较为普遍。据服装行业资深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很多服装公司一般会在大样确定后,在生产的同时,把面料送去质检。通常的做法是,服装产品的纤维含量一般是由面料商提供,品牌商在这个服装生产的链条上,充当着面料质检的负责方和后期核对责任方。但是,服装质量的问题也很容易出现在这个环节。如果品牌商没有质检,或者面料商提供的含量与质检结果不符,品牌商又没有进行核对,这就很容易导致出现纤维含量不合格等状况。
路在何方服装行业如何自我拯救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这句话是对如今服装行业的现状最好的写照。一方面,市场经济下服装行业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另一方面,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让消费者忧心忡忡。而作为服装行业,要想重新赢得消费者信赖,就必须从自身做起,用于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的管理。另外,我国也应当不断完善服装行业标准,不给那些存在侥幸心理的企业提供可乘之机。而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当建立专门的检测渠道和机构,毕竟作为“衣、食、住、行”的首位服装,因此当下,让消费者穿得安心、放心刻不容缓。
总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企业辛苦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盈利与创收。不过在最求名利的同时,企业要想赢得民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做到做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负责,认真踏实的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一个个鲜明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长期奉公守法、善待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势必会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形象,增加无形资产。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呼吁广大服装企业严格自律,引以为戒,把质量安全这根又粗又长的纤绳,深深地嵌入到肩膀和臂弯,为消费者营造一片澄清光明的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