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彭丽媛服饰看中国造信心
生意社3月27日讯 最近,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共同出访俄罗斯时,彭丽媛的着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深色双排扣风衣、天蓝色丝巾、黑色手提包,优雅精致,落落大方。
好奇的网友进一步发现,彭丽媛出访服饰及手提包不是外国名牌,而是典型的“中国制造”。24日,广州市质监局通过官方微博确认网友的这一猜测,称彭丽媛出访服饰及提包均为向广州市例外服饰有限公司定制的产品。
一时间,“第一夫人”出访着装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淘宝网上的众多商家更是看准时机,很快推出“彭丽媛同款风衣”、“彭丽媛同款提包”,甚至在股市上也掀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风”。25日,多只民族品牌服装概念股大幅拉升,成为当天最热门题材。
这一细节同样引发了外媒的强烈关注,25日,英国《金融时报》在《第一夫人的时装经济》一文中评论称,彭丽媛身着本土服装品牌亮相公众场合,为本土高端服装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可能使得中国消费者盲目追求外国奢侈服饰品牌成为过去时。
彭丽媛身着民族品牌出访,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品牌的风采,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制造”以极大的鼓舞和自信。同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时尚教育课。
恐怕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遗憾的是,两个“第一”并没有缔造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奢侈品”,即便有一些知名品牌,也是通过“留洋”后才出名的。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对洋奢侈品的崇拜,已到了有些疯狂的程度。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最新公布的中国十年奢侈品消费官方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
对国人而言,奢侈品大部分又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中国人出国疯狂购物是出了名的,大包小包,花费巨大,很多人最后才发现,买回来的所谓“洋品牌”,原来不过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造”。
国内消费者对“洋品牌”的盲目迷恋,首先带来的是对民族品牌的歧视,一听说是“国货”,便认为是“二流的”、“山寨的”,没有了消费兴趣和信心。其次,这种盲目崇拜还会带来整个社会消费心态的扭曲,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武汉两万名大学生贷款买苹果手机,数百学生因无法按时还款而背上信用污点,引发了大学生消费心态的讨论。如此打肿脸充胖子,不是在消费“苹果”,而是在消费爹妈,“苹果”成了“苦果”,实在不是什么好结果。某地小学生因为家长不给他买苹果手机,竟然跳楼自杀,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因素,消费者对“洋品牌”的迷恋,也跟国外品牌“故作高深”的营销手段有很大关系,国外很多营销策略与其说是产品推介,不如说是一种文化浸淫,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还不足。以为开外国的汽车、穿外国的衣服,喷外国的香水,用外国的手机,喝外国的红酒,那就是潮流,就是时尚,未免显得有些盲目、无知、愚蠢。
当务之急,既要培育中国制造的信心,又要培育消费者的消费自信,还要培育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首先还是需要国产品牌从自身产品做起,要想国民爱国货,国货先要爱国民,有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其次要从政府官员做起,带头使用中国造、地方造。尤其作为地方领导者,本身就应该是地方特色的首席推广者和营销者,最大程度地为民生服务,为企业宣传,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政治自觉。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亟待走出困境,走向世界。彭丽媛用另一种妙曼的外交方式,向世界传递出两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对中国制造有信心,对中国文化很自信。作为国产品牌,尤其应抓住这次民众重燃激情的机会,锻造品质,重聚人心,收复失地,掀起新一轮国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