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料开启“设计梦”
2013年,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以“梦想·途径”为主题再次敲响战鼓,与Intertextile继续开展“赛展联动”的合作模式,充分融合两者的平台优势资源和辐射效应,更广泛地吸纳国内外的生产型企业、商贸公司和面料设计师参与,以引导开发出更多具备市场应用能力的优秀产品。
主办方在北京召开“2013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媒体见面会”,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担任会议主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人事部主任王久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乔艳津,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朱莎,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婷,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产品事业部主任谢方明,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书记李建炯,江苏斯尔克集团董事长孙德荣,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符爱芬等出席了会议,一起为大赛解题,为纺织行业的梦想探寻可实现的途径。
高棉价时代的研发方向
“时至今日,行业还在寻求棉花问题的破解途径。产品开发不能脱离行业的现存背景,面料设计师需要在认清行业背景的基础上,将面料产品披上时尚的外衣,也要把文化理念、科技含量融入到产品开发中去,科技才能创造市场价值。”
孙瑞哲:今年1月底以来,棉花价格小幅上涨,现在很多企业处于观望状态。这次纱线展印度、巴基斯坦有将近100家企业参展,但似乎交易的积极性、交易的效果不如去年。棉花作为一项大宗商品,它的走势不仅仅由供需关系来决定,也不仅仅由中国目前的相关政策来决定。现在大宗商品影响更为强烈因素,一是美元走势;二是西方量化宽松的政策。原料问题说明了什么?现在,产业安全已经成为行业重中之重。
今年春夏流行面料入围评审过程中发现了有很多亮点,其中浙江嘉名染整有限公司的全棉内衣面料,原料是高纱支的长绒棉,通过科技手段让产品焕发出新的活力。当前行业的创新重点:一是从过去的投资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二是投机不如投技,投入技术向技术要效益。产品设计不仅仅是织纹设计、花样设计,要把各种文化理念、科技含量融入到产品开发里面去。今年的主题是“梦想·路径”,应该加上一个副题——“科技创造市场价值”,这应该是行业、大赛、设计人员共同去追求的目标。
梦想实现的背后推手
“赛展联合的形式让面料设计的创意落地,并找到迅速推向市场的高效平台;海外企业的加入提升了大赛的含金量和影响力,同台竞技让国内面料企业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与产业集群地联手提升大赛的辐射力,让大赛扎根行业,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活跃度。”
记者:大赛和Intertextile面料展两者的结合聚变出了什么样的效应和能量?又为中国面料企业释放了哪些与发展路径相关的宝贵信息?
徐迎新:去年开始,面料设计大赛和Intertextile面料展结合,两个平台相互支持,相互依托。从面料展看到这么多面料,体现了展会在引导行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推动力。企业的创新成果,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包括时尚创意水平的提高都在面料展这个平台得到充分展现。参加面料设计比赛的企业多数都是参展商,通过大赛的形式进一步引导企业,提升面料的生产、设计、创意的水平。让代表行业发展水平、流行趋势的优秀获奖产品,借助赛展结合的形式,通过展会这个交易平台迅速推向市场。
记者:法兰克福对设计大赛向海外纺织行业和面料设计师进行推广,提升国际影响力有什么想法和举措?
温婷:去年“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作为展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我们首先给予特别的支持。第一年就推荐了13家海外企业,提供100多块面料参加此次大赛,其中有3家企业得奖,一个得了分类奖,两个得了入围奖。
对于海外参展企业来讲,一是通过大赛平台的推动让他们知道中国纺织行业在努力什么?在提倡什么?海外企业在色彩、材料、纹样科技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我们会根据他们的特点,将面料设计大赛介绍给他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把这个大赛推向国际。二是一个延伸,展会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而通过面料设计大赛活动,可以让海外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融入中国市场。
记者:盛泽镇2012年跟大赛合作非常成功,通过这种合作对盛泽纺织产业发展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李建炯:盛泽镇是全国化纤集群地,作为当地政府,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粗放型、扩张型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同质竞争也较多。我们鼓励企业走自主产品开发的道路,提升产品档次,提升品牌价值。可以看到,面料设计大赛对推动产业集群地企业的产品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带动企业产品开发的积极性,使我们企业一方面提升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走差别化发展道路,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科技为梦想铺设途径
“作为面料设计大赛的获奖企业和面料展上的明星展商,从斯尔克和丹毛的成功案例中,可以找到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科技创新。斯尔克的“一步法”系列产品、丹毛的“丹毛弹”系列产品,让企业赢得市场也赢得口碑。”
记者:斯尔克在“2014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中得到科技创新奖,请谈谈企业科技与时尚结合的举措和心得?
孙德荣:一个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是分不开的。企业获奖的是“异彩丝”第二代产品,这个产品花了两年时间才走向市场,赢得很多客人的认可和好评。企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料研发入手,并进行多次改良。到去年10月份,企业认为产品真正成熟以后才推向市场,拿到了不少的订单,受到了市场企业的欢迎,目前企业又在研发三代产品。产学研这条道路对企业的发展帮助很大,我们跟东华大学合作了5年,成效显著。还有企业的“超纺棉”产品,让我们看到了很大的市场前景。
记者:丹毛的产品是怎么去解决市场的同质化问题?
符爱芬:中国面临着抄袭比较严重的情况,哪一个公司出来好的都不敢往外推。我认为新的面料要给服装设计师看到,如果不做出服装就不能体现原创的价值。企业解决同质化问题,首先从原料开始,新原料出来以后,我们与供应商是有协议的,这个品种如果在两三年内我们不能成功将其产业化的话,供应商才可以推介给别的企业。另外,企业跟服装品牌客户也是一对一开发的,同样也是有协议的,开发的面料不会提供给别的企业。丹毛的明星产品——单经单纬双弹面料,从目前市场上来看只有丹毛能做。企业通过提升工艺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