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南蚕乡风情再现 专家呼吁保护丝织技艺
“袅袅陌上桑,荫陌复垂塘”,“机声交轧轧,灯火竞辉辉”,这是浙江海宁云龙村绵延数千年栽桑养蚕丝织历史的真实写照。3日,在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内,通过摄影作品和档案资料再一次让观众回到了中国70年代桑蚕养殖的鼎盛时期。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表示,本次展览让观众看到了中国江南蚕乡的真正风情,认识了为蚕桑事业默默奋斗的辛勤工作者。“‘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得到了再一次的推广,希望蚕桑文化和桑蚕丝织技艺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记者在展馆内看到,这些摄于1977年的系列图片,里面的男男女女,将满满一筐筐的蚕茧或走路肩挑或通过拖拉机运送,或走水上船运,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清末以来,云龙村一直是浙江海宁的重点蚕桑产区。该村地处良渚文化带,历代养蚕,村民中世代流传有“蚕熟半年粮”的谚语。
该村还因蚕茧高产,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浙江有名的蚕桑科研基地,成为中国蚕桑农业的样板。据《海宁市志》记载:“云龙村1974-1988年间接待36个国家和地区,85个代表团来访考察,814人次外宾来访考察,接待国内24个省及浙江省内63个县的蚕桑代表团的参观学习。该村还出席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
“用技术提高亩产,当时的科学养蚕一度火了十几年。”据海宁市云龙村村委会书记范卫福介绍,1970年后,云龙大队采用“三增、四改”的办法,即增株、增拳、增条和改高杆为无杆、改稀植为密植、改劣种为良种、改靠天为旱涝保收来进行桑园改造,使大部分桑园栽种良种桑改为无杆密植桑,结果产叶量大增。
记者了解到,2009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又被列入“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表示,“希望今后将一些不可转移的蚕桑文化,例如对当时的蚕茧仓、蚕茧作坊等进行调研,将生态和传统技艺保存下来。”赵丰说。
据悉,目前浙江省农业厅所属农科院及浙江农业大学在云龙村还建立蚕桑科技试验基地,进一步发展桑园培植面积。该村现有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2020亩,桑地178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