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仿棉”来袭
生意社4月9日讯 2012年,我国化纤产量3792万吨,其中涤纶产量3057万吨,约占化纤总量的80%,占世界涤纶总量的70%以上。因此,实现聚酯行业技术水品提升,进行多功能、高品质、低能耗、低排放的新一代聚酯(仿棉)纤维的进一步研发尤为必要。这也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巩固扩大应用市场的解决途径。
2011年,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技术开发”项目。聚酯产业链上下游27家企业共同攻关,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各项目承担单位陆续向市场推出了“超仿棉”纤维。记者就该项目的开展进程与前景采访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中心深加工研究室主任潘菊芳。
内部打通工艺通力合作开发
记者:2011年8月,由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技术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启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纺科院”)也是项目承担单位之一,请问纺科院承担的项目是如何开展的?。
潘菊芳:纺科院接到“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之前,已经积累了3~4年的新一代聚酯纤维(仿棉)的研发经验。当时研发的初衷就是想针对我国聚酯产能巨大,做出差异化的产品,提高聚酯行业的竞争力。
中纺院承担了“超仿棉”项目中的部分项目,之后加快了新一代聚酯纤维(仿棉)的研发工作。在该项目中主要担任了组织者与技术开发两个角色。组织者的角色体现在联系上下游相关企业参与项目、共同制定研发计划、推动项目进程;技术开发的角色则体现在以项目组的模式组建开发团队。纺科院内部首先打通了产业链上的各个工艺,然后在与企业合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