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缅甸转变成一个具竞争力的採购中心
一家英国的企业顾问公司Maplecroft在其”2013人权风险总揽(Human Rights Risk Atlas 2013)”中指出,儘管过去一年半以来缅甸经歷改革,但在外国投资者眼中缅甸的风险形象仍然”极高”。2011年10月实施的劳工法允许工人举行罢工及组织工会,劳工显然意识到改善他们的工资及工作条件的时机已经到来。根据缅甸时报(The Myanmar Times)的报导,去(2012)年5月1日至7月30日间约有七十家成衣厂的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及较佳的工作条件。
同时,既使缅甸製衣公会(Myanmar Garment Manufacturers’Association;MGMA)已成立如训练中心及日本JETRO/MITI也有创办技术学校,但在成衣业的中心的仰光地区,要找到及留住熟练的成衣厂工人仍然是个问题。成衣厂抱怨工人一旦培训成为熟练技工后,常常就离厂跑到沿中国大陆与泰国边界的工厂去找更高待遇的工作。
贸易优惠
欧盟、美国、加拿大、澳洲及纽西兰对缅甸实施的经济制裁的正式废除也可能将耗费时日,但可合理的期待缅甸终将享有像寮国、柬埔寨及孟加拉等国一样的贸易优惠。除了前述欧盟等国家之外,其他国家包括日本、瑞士与土耳其也有提供缅甸GSP的优惠,此外,南韩提供缅甸关税优惠(如同给予LDCs国家的优惠待遇),印度则提供零关税待遇;但由于缅甸自外于全球採购网络几近十年之久(2003-2012),因此该国仍然有竞争方面的障碍。
外国投资
去年及前年缅甸政府进行的改革浪潮确实搏得外面世界的双重奖励;制裁的中止及外国投资者趋之若鹜,然儘管外国公司热络,但在去年11月1日外国投资法(Foreign Investment Law;FIL)实施前,实际决定投资的仍然很少,FIL的主要特点在外国投资者的土地租用期间达50年,保证不国有化,五年免税及100%私有化。FIL同时赋予缅甸投资委员会(Myanmar Investment Commission;MIC)实权,MIC可以决定给予外资的优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