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震 我是华人,更是无国界服装设计师
PClady:外媒和国内媒体在采访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王海震:大多数中国媒体会把关注点落在作品中为什么没有中国元素,而国外媒体则更注重我的设计理念、成长背景、以及下一步计划。其实,我认为服装与电影、音乐一样可以是没有国籍的商品。虽然中国元素必将出现在我未来的设计中,但是欧美的文化、非洲的图腾也将会出现在我的服装作品中。唯有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视野,才能创作出国际化的服饰潮流,在服装的创作领域里不应该有国界之分。
PClady:不得不承认,巴黎、米兰、纽约、伦敦,四大时装周是国外设计师的主舞台,而身为华人设计师想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能否分享一下14年来旅居国外的成长和改变吗?
王海震:我经历了一个生活的过程,通过对生活的感悟,逐渐认识自己。可以坦率地说最初的那几季服装作品并不完全是自己想法的表达。就在拿到Fashion Fringe奖的前一季,对现实还存在着不满和无奈。成长的过程,周围的环境告诉我,除了作品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现状,于是想要做一些突破。那时候比较少与他人合作,开始自己控制大局。做完后虽然还只得到小众的认可,但明确了这是自己要走的路。拿到Fashion Fringe奖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让我看清了我是谁,彻底明白不用想太多,只要做自己就可以。
PClady:华人要想在国外时尚圈立足很难,当初您的个人设计师之路是从哪里开始的?
王海震:在一个非常小的工作室开始的,估计只有1.5*2米。虽然特别Mini,但却五脏俱全,外面售卖里面则是工作间。那时候,我成天对着墙思考,不能横向发展,只有纵向利用空间。墙上订满了各种可以收放的木板,用来放缝纫机、面料、电脑、各种工具……那个阶段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墙上每一块板都是我自己订上去的。即使如此,室内空间还是太小了,布料又大,根本伸展不开,所以每天晚上九点以后,商场关门了,都会看到一个人拿着一个特别大的剪刀,蹲在地上裁剪衣料。有时,碰上有人经过,都会好奇地看两眼,一定在想这人怎么在室外做裁缝。
PClady:那个阶段是您最坏也是最好的时光?现在是最好的时光吗?
王海震:是。那个阶段虽然迷茫,但是不可或缺。正是那个阶段,让我认识自己,确定自己可以做什么。现在是最很好的时光,工作、生活状态上都是,也并不是最完美,但从起步开始,到现在已经越来越好。
采访手记
在很多人想来,秀场的后台一定是兵荒马乱、人头颤动的场景,但是深入王海震的后台,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衣服和所需穿搭的鞋子被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每一个模特,要穿哪两套衣服,在她们的个人资料下面用黑色水笔清楚地写明了。
差不多离开场还有20分钟左右,王海震匆匆结束了一家媒体的采访,开始逐一为模特调整细节。在旁观者看来,没有丝毫不妥,王海震却是一丝不苟、认真打量每个模特的穿着后,或调整腰带、或调整帽檐、或整理衣服……是细致入微,也是精益求精。即使模特身上所佩戴的饰物,也不愿假手他人,一一亲手戴上。对于每一场秀,王海震都当作是唯一的机会,不容任何有失,争取做到完美。
随着灯光逐渐变暗、激扬的音乐声响起,王海震的秀就此拉开了序幕。与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上一样的服饰、一样的造型,短短十分钟的秀,带来的却是同样震慑人心的感动。舞台上,模特们展示的不仅仅是衣服,更重要的还有王海震对于女性美的解读,有情境、有故事,充满了画面感,每一套衣服都是在诠释女性的个性,传达着自信、从容的都市态度,有种洒脱的美。
王海震出来谢幕,匆匆一鞠躬后,退向后台,留下深深眷恋的观众。“结束了啊!”很多人发出如此地感慨,大有不舍。采访中与王海震提及,他说那是不是太短了,但答案是不精彩的秀才会让人觉得乏味而冗长,唯有美好的事物才让人忘记时光流逝,王海震带给我们的正是一瞬间美好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