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徽蚕桑产业日子有些“寡淡” “东桑西移”


http://www.texnet.com.cn  2013-05-10 09:14:11  来源:安青网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05月10日讯

  5月4日,家住安徽合肥建材一厂附近的刘明明,花10元买了一盒蚕种回家,这盒种有200粒,20天左右蚕种就会变成蚕宝宝。“妈妈说,蚕宝宝很金贵的,浑身都是宝贝,作为蚕宝宝食物的桑树也是宝贝。”10岁的刘明明,更加珍惜这盒蚕种了。

  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德辉介绍说,“我省蚕桑产业综合利用做得很一般。2010年的时候,我省丝绸全行业产值已达45亿。近两年,该产业整体稳中有升,但没能抓住‘东桑西移’的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我省蚕茧产量始终在全国六七位徘徊,蚕桑产品也仍以低端产品为主。”

  “与江浙等省市相比,我省行业集中度低、产业层次低、知名度低,事实上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实施,安徽茧丝绸企业有一大半都是外来‘老板’在做主,但存在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现状素描:种养户:“桑蚕是穷人们的事业”

  4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的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天该合作社热闹非凡,在一间“教室”里,挤满了数百位当地的养蚕农户,一打听,原来是在今年发春蚕种前,合作社给大家做技术培训。

  “我们合作社2008年刚成立的时候,只有50户,现在有600户,可以说大家的养蚕积极性越来越高了。”肥西县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启华说,“蚕桑这个事业,一家一户散种散养,效益不高,也容易发生问题。大家集合起来,规模化种养,能够规避多种风险,带来更高的效益。”

  据介绍,该合作社去年的产值为1600万元,合作社盈利30多万元,养蚕户的户均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赵启华的养蚕干劲十足,去年盈利后,今年又购买了一台20多万的蚕茧自动烘干机,要知道这种烘干机,目前全省只有4台。

  “桑蚕是穷人们的事业。我们这位于江淮分水岭一带,水源条件不好,水稻、小麦等大宗作物无法大面积种养,但桑树耐旱性强,我们这里的气候很适合栽桑养蚕。养蚕的投入很低,一盒种三四百元的本钱,25天左右,以蚕茧对外销售,一盒种一般能有45公斤的茧,按40元/公斤算,一盒种就是1800元,净赚1500元。”赵启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但一年可养四季。

  “养蚕最怕大病大灾,但现在有了政策性保险,一盒蚕种农户交6元,政府给14元,一共是20元,假如最后颗粒不收,能赔付400元,成本就收回来了。另外,政府还给了很多扶持政策,比如对我们合作社免除了一切经营费用,不征增值税,不征地税,任何税收都不征。”赵启华认为,现在正是发展桑蚕产业的大好时机。

  企业:西方国家对丝绸需求量更大

  安徽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省一家以茧丝绸生产加工为主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源”牌白厂丝、“SILKISS丝侬”牌和“曼尼陀”牌蚕丝被等系列产品已成为国内外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免检产品”。

  “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而且益处多多。”安徽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汪海涛向记者介绍:“西方国家对丝绸的消费量比我国大很多,像衣服、被子、领带等。我们的茧丝都是大量对外出口的,蚕丝被的对外销量也在逐年提高。”

  “丝绸衣服有一个毛病,水洗过之后会打皱,”黄德辉介绍道,“也就是说,如果要让衣物保持有型,每次水洗过之后,穿之前都要对衣物进行熨烫。西方人有这个习惯,但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所以国内的丝绸销售市场,一直都很一般。”

  黄德辉也告诉记者,“我省的蚕桑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外出口的,属于外贸产品。茧缫出来的丝,或者制成绸缎、绸胚布,我们主要还是出口原材料,给人家加工印染,我们搞的基本上还是原始的东西,也就是低端产品。”

  延伸:让故宫“倾心”的桑皮纸

  说起蚕桑产业的延伸,就不得不提岳西县桑皮纸纯手工艺人王柏林。从2005年至今,他已经累计向故宫输送桑皮纸十多万张。2004年,故宫大修倦勤斋,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全国寻找桑皮纸手工制造艺人,最终王柏林的桑皮纸让故宫“倾心”。

  “制作桑皮纸需要30多道工序和流程,机械化大生产导致了传统手工造纸业的严重萎缩,但手工造纸和机械造纸,终究是有区别的。”目前,王柏林已在北京开了一家生产桑皮纸的手工作坊。

  潜山县槎水镇农技站站长范桥松介绍:“槎水镇利用废弃桑枝每年发展反季节香菇103万棒,每棒投资2.8元,可产香菇1.5~1.8斤,可收获3.8元,每亩可获纯收入2.5万元。”

  据岳西县蚕桑局负责技术推广的陈宗庆介绍:“桑叶在古代又称‘神仙叶’,其本身就是中药材的一种。制作桑茶和一般制作其他茶叶的工序差不多,桑茶可代替传统茶叶,也可制成袋泡茶。”

  “蚕桑产业,不能在一根丝上吊死,现在很多研究单位,都在想方设法扩大蚕桑产业链,包括桑树的综合利用。”黄德辉向记者介绍,“我省做得比较好的一个是桑茶,一个是废弃桑枝养食用菌,还有一个是桑皮纸。”

  “蚕蛹可食用、也可提取蛹油,蚕沙枕头是保健佳品,桑树可在沙漠、盐碱地区做绿化,蚕桑里提取的叶绿素价值非常高,桑果可做饮料和酒,丝胶可用于做高档化妆品……”说起蚕桑产业链,黄德辉如数家珍。

  发展困局:缺乏技术人员

  “去年,我省蚕桑技术干部一共只有327人。目前来说,桑蚕的种养环节,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养殖。但客观来说,我省做这一行的技术人员太少了。”黄德辉说。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栽桑养蚕的,一般都是老人和妇女。”赵启华也表示,“所以我们每年都会进行轮训,尽可能地提高养蚕户的能力,他们养得好,赚得多,积极性也就会更高一些。”

  “目前蚕桑的比较效益还是很低的,你在外面打工,怎么着,一天也能赚50元吧,25天就是1250元。养蚕,一盒种25天也就赚1000多一点,还是在没有出现什么疫情和灾害的情况下,”陈宗庆说,“愿意学这个技术的越来越少,学得好的就更少了。”

  工艺、管理相对落后

  我国是茧丝绸原材料供应基地,产量占到全世界的70%,但我们的加工工艺、印染技术比不上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抵不过印度、泰国等邻近国家。“一条领带,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几十元,人家做出来再回来销售,就上千元了。”黄德辉说。

  而放之全国,我省行业集中度低,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占行业总产值不到1/4,产业集聚、集群还未成形,散、小的局面尚未整体改观。“除了京九、源牌,我省茧丝绸这块,就没什么大企业了,整体上还是比较散,没有形成规模化。”六安市太平丝棉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远祥感慨。

  黄德辉告诉记者,我省的产业层次较低,无法获得更多的产品附加值。

  “事实上,我省很多茧丝绸企业的老板都是江浙人,一方面江浙那边的加工工艺更成熟,他们有经验;另一方面,你打过交道就知道,江浙的管理体系更严格,企业制度规范,并且投融资也更快捷。”张远祥说。

  内销市场未打开

  “蚕桑行业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国外,国内消费市场基本没有打开。目前在国内、省内销路比较好的只有蚕丝被,我省大部分中小企业做的就是蚕丝被的生意。”分析原因,汪海涛说,“主要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达到吧,如果说现在人人都买一件丝绸衣服,这个行业一定会发展壮大。”

  “我看到过一个数据,我国每年人均丝绸消费不到15克,印度人均消费在25克以上,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均消费已达到125克。这里面的差距太大了!”黄德辉说,“我省的丝绸消费量就更低了,没有消费市场,你很难要求企业做更多投入,改进工艺。广东蚕桑综合利用做得最好,江浙加工工艺做得最好,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丝绸消费量相对较高的地区。”

  破局之道:企业贷款不再“歧视”

  “像我们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蚕桑行业居然被列入高风险行业,什么概念呢?我们需要资金,我抵押一套100万的房产,如果我是做其他行业的,能贷款八九十万,但我做蚕桑,最多只能贷到50万,经常只能贷到三四十万,这对我们的打击太大了。如果在融资方面给予我们更好的政策,我相信不少企业都能更进一步。”张远祥信心十足。

  “有了蚕桑农业保险,大家干蚕桑事业的积极性明显高了。栽桑养蚕是蚕桑产业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好茧好丝的价格,以及用它们做原料做出的成品,价值是明显不同的。但蚕很娇贵,养起来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我们就希望政策保障这块,能不能给得更高一些?保险赔付能不能更高一些?农户不担心亏本,积极性就高,养蚕养久了,就会熟能生巧。”赵启华觉得,想有更多的技术工,首先要能留得住做这行的人。

  黄德辉说,“事实上,省政府近年来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是很大的,我们都能感觉到,但为什么不能像给其他大宗作物一样,给蚕茧定个最低保护价呢?这样农户的积极性会更高,从事这行的人会觉得更有保障。”

  政要、明星“以身作则”

  “从现在的市场情况看,蚕丝被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蚕丝被的价格可不低。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会主动地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虽然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还没到,但通过一定的宣传引导,还是能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的。”汪海涛对丝绸行业的未来发展,十分看好。

  “我们行内人经常在一起开玩笑,像喝咖啡啊、吃韩国烤肉啊,这些外来的生活习惯,对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可见生活习惯不是一成不变。虽然说现在国人可能没有每天熨烫衣物的习惯,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有这样的习惯。那些曝光率很高的政要、明星,如果在亮相时能够更多地穿着丝绸衣物,就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如果能打开国内消费市场,这个产业将会迎来一次爆发式的发展。”黄德辉笑着对记者表示。

  高端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国内消费市场想在短期内打开,是不太现实,但目前国际市场的丝绸需求量依旧很大,我们不能一味出口原材料和低端产品,而应该在加工产品方面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汪海涛向记者表示。

  “我们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完全可以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生产出高端的产品,再向这些地区销售。”黄德辉建议。据记者了解,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已经从意大利引进了设备,安徽源牌则从日本引进了设备,但想培育出国际知名的品牌,显然还需要时间。

  “够实力的大企业,完全可以进行规模化经营,创立一个综合性品牌,把桑茶、桑果酒、蚕丝被、丝绸衣服等等,囊括到一个品牌下,集中向国内市场、国外市场推。可惜我的企业实力不够。”张远祥遗憾地表示。

  链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省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加快,其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致使传统的蚕桑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生产规模逐年下降;中西部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具备发展蚕茧丝产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故商务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将蚕茧产区逐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性转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贺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桑蚕  春蚕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